我也聊三国143
蒋琬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蒋琬,字公琰。是跟随刘备入川的老臣。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总是留下蒋琬和长史张裔,一起处理丞相府的事务。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官代理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并升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蒋琬谦恭厚道,品性高洁。蒋琬心胸宽广,不以公权报私仇,面对顶撞冒犯之人,总能一笑了之。
对于蒋琬,当年曾经因为喝酒,差点被刘备杀了。还是诸葛亮求情:“蒋琬是社稷之才,不是百里之才。”刘备给诸葛亮面子,这才没杀他。
诸葛亮开府治事后,就征辟蒋琬为东曹掾,可见诸葛亮确实很欣赏蒋琬。
诸葛亮曾向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这句话等于告诉刘禅,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能够辅佐刘禅。
刘禅也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提拔了蒋琬。毕竟诸葛亮刚病逝,蜀汉面临的局势还是比较危险的。
得到刘禅重用的蒋琬,脸上既没有担忧的神色,也没有高兴的表情,神色举止和平常一样。由此可见,蒋琬的确有过人的胆量和气魄。
公元238年,刘禅下诏蒋琬开府治事,次年加封大司马,蒋琬率军屯驻于汉中
蒋琬的执政之道是,“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的先”。蒋琬执政十余载,不但遵循诸葛亮的治国方针,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
公元238年,刘禅下诏蒋琬开府治事,次年加封大司马,蒋琬率军屯驻于汉中。
蒋琬对诸葛亮的北伐策略,作了一些改动,他以为:“昔日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并且上疏刘禅,提出了“东西并力”、“涪为本营”、“驻凉”三条良策。
西川地形是什么情况,蒋琬非常清楚。尤其是粮草物资的运输,在山路上非常难行。
陆路不行就从水上做文章。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反对的人比较多,另一方面,蒋琬的身体不好。
蒋琬是主张北伐的,他在写给刘禅的信里,说了两件事。
一件是说凉州是重要的,推荐姜维做凉州刺史,说“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一件是说涪县水路通达,一旦东北方向有变,方便应付。
在蒋琬的推荐下,姜维在当年就“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而蒋琬也在当年冬天,进军涪县。但是由于连番奔波,蒋琬的病情也加重了。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44年,蒋琬就感觉自己有点撑不住了,请求将益州刺史的职位转让给费祎。
公元246年,蒋琬病逝。
蒋琬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没有北伐的战争,再加上曹魏内部的矛盾,没有办法顾及西川。这种情况,反而让蜀汉的国力有了长足的增长 。
2024年10月
——星辰相伴,自由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