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羡慕那些"运气好"的人——他们似乎总能遇到贵人,抓住机遇,事业顺风顺水。
但运气真的只是上天的随机恩赐吗?
如果让纳瓦尔回答,他会说,运气是可以被设计和创造的。
他在《纳瓦尔宝典》中总结了获得好运的四种方法。
[if !supportLists]l [endif]希望好运不期而至。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不停地折腾,直到撞上大运。
[if !supportLists]l [endif]做好心理准备,对别人错过的机会保持敏感。
[if !supportLists]l [endif]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让机会自动找到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根据这个理论,我发现好运其实可以分为四个递进层次,从完全被动到主动创造,普通人只要掌握方法,都能显著提升自己的“好运指数”。
第一层次:守株待兔的被动运气
最基础的好运模式是完全被动地等待幸运降临,就像古代农夫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上来一样。这类好运就像是买彩票期待一夜暴富,或者幻想突然被伯乐发现。
虽然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随机性的好运,但问题在于概率极低。
但人类大脑存在的“概率忽视”的认知偏差,会高估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可能。例如说,一个人被闪电击中的概率(约1/12000)都比中彩票头奖的概率(约1/2920000)要高得多。
所以如果将人生希望寄托在这样渺茫的几率上,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层次:主动出击的行动运气
比第一种高级一点的好运模式是“不停地折腾,直到撞上大运”。
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前失败了上千次,他说:“我没有失败,只是找到了一千种不行的方法。”运气与行动量成正比,所以这其实是运用概率论提升幸运机会的科学方法。
即使单次尝试成功率只有1%,只要坚持100次,整体成功率就会提升到63%。
用一句俗语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行动派运气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可控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增加尝试次数来提高幸运概率。
第三层次:认知升级的准备运气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完美诠释了这种模式的好运。
这种运气不是偶然的恩赐,它需要培养两种关键能力:
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对机会识别的敏感度。
在职场中,那些持续学习行业新知识的人往往能比同事更早发现升迁机会。
专业人士通过长期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模式识别"能力,能够在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潜在价值。
要获得这种"准备运气",关键在于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让大脑始终处于"机会准备模式"。这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深度积累,更需要培养对行业变化的敏感度,才能在机遇来临时精准把握。
第四层次:专业极致的必然运气
最高层次的好运是“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让机会自动找到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这是一种吸引力法则式的运气,当你在某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时,资源和人脉会自然向你靠拢。
以例如说赵丽颖在在成名前经历了漫长的小透明时期,但她坚持钻研电影艺术。当《陆贞传奇》让她崭露头角后,各种合作机会纷至沓来。
行业前10%的顶尖人才几乎不需要主动求职,他们75%的工作机会来自猎头或同行推荐。
专业技能达到精通水平时,大脑会形成高效的“模式识别”能力,能够快速辨别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让人靠近运气。
写在最后
在这个变化加速的时代,等待好运降临是最危险的策略。
真正的聪明人都在主动构建自己的“好运系统”,将偶然的幸运转化为必然的结果。
正如纳瓦尔所说:“当准备与机遇相遇时,人们称之为运气。但实际上,准备才是真正可控的部分。”
所以,你今天为好运做的准备,决定了明天好运降临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