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下了好几天的大雨,小朋友们被困在教室里,好几天没有户外了,今天下午终于雨停了,虽然外面还有些水,但挡不住我们呼吸雨后新鲜空气的热情,带着小朋友们出来溜达溜达,看看雨后的天空,似乎还是有大片的乌云压顶,我说看看天上的是什么呢,那可以说是一呼百应“黑云,黑云,老师,是黑云,要下雨了……”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我想纠正她们“那是乌云”,到后来想想她们说的也没错啊,于是换了个说法它还有个名字叫“乌云”,走着走着,行动缓慢的小蜗牛被抓了,“老师,看,我抓到了一个蜗牛”,一只小蜗牛并没有引起孩子们多大的好奇心和反应,只有几个孩子好奇的围观了一下,便四处散开了,大概是经常都能见到,已然没有了最初的好奇和兴奋。围着院子里的大树接着溜达溜达,娜娜老师发现了一只不是很常见的“小可爱”——天水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自然里的原生态小生命确也是越来越少见了,这些小朋友大概更是没有机会见到,此时此刻在她们眼中这就是一只“长相可怕的大虫子”,一个个明明很害怕,但确又壮着胆子往跟前凑。这似乎是个很好的生态教育的机会,生态环境教育在当今已不是陌生的字眼,它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突出而倍受关注。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看,幼儿生态环境教育无疑也是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幼教工作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必须全面了解生态环境,了解儿童,应以儿童生态学作为开展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它提供直接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充分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吸取精神营养,受到深刻的教育,也可运用本地丰富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同样的,我们幼儿园也在努力探索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例如,在种植、饲养活动中进行幼儿生态环境教育,利用大自然和本地特有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利用一日活动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教育等,我们有自己的小菜园,有喂养的小鸽子,小鸟,努力向“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的目标在靠近,我们努力创新、大胆尝试,并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希望在生态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中三陈晓
20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