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读完一本书,联想到自己也曾遇到过与作者同样的问题,而作者处理问题的方法比自己的方法要好,那么我们学习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一种模仿。
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一年能读几百本书,对我这种一个月读不完三本书的人,那简直就是一个传说。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们一定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掌握了他们的读书方法不就可以和他们一样了吗?事实确实是这样的。
在分答上听了成甲的读书课,颠覆了我的读书理念。
之前,我是一页一页地读,一本书从头到尾的一字一字读完,虽然读完了书,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听来成甲的课后,我认识到我之前的读书方法是错的。
读一本书,只要掌握了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就足够了,没必要读完一本书。我模仿了他的方法,从封面、目录、序言着手了解一本书,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读书的速度果然提上去了。
模仿要结合自身情况,不结合自身的模仿就是生搬硬套。
模仿还可以是逆向的,就像笑来老师说的“人是要活在未来”,未来的你决定现在的你。
有没有梦想过自己是一个很牛逼的人?所有问题都是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期待自己未来想要成为的人,然后按照计划践行,这是一种对未来自己的模仿。
比如,你想担任公司的CEO,那就要了解担任公司CEO所需要的条件,认识到自己离CEO的差距, 然后制定计划学习,慢慢地缩短自己离CEO的差距。
当然,模仿始终是模仿,模仿习得的技能不能超越别人,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尝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只能通过不断地尝试,犯错,改正,直至拥有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