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
----周南&国风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
采了又采车前子,
采呀快去采了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一枝一枝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提着衣襟兜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别好衣襟兜回来。
《 芣苢》读后感
壹
读到芣苢的第一感觉就是:哇!这搁在语文课本里我一定三分钟内背出来!
简直了嘛!
里面字数句型一样不说,还每句就改了一个字,相对于老李杜小李杜写得文绉绉的诗句,这种简单明快还易记的诗句简直就是广大学生的福音。
但是,可能教育工作者已经考虑到这个太简单了,所以《诗经》里面录入课本的只有如关雎、氓之内巨长巨难背的诗句。
只能感叹我已经逃过高考的魔掌,不用每天战战兢兢去背那些生硬的诗句。
就连《诗经》里面,虽然一直采用反复的手法,但如芣苢这般一直反复,格式整齐到你怀疑人生的诗句也就独此一篇。
当然第二感觉就和读《诗经》里面很多文章一样,嗯?这个字怎么读来着?这个词什么鬼意思来着?接下来就是无一例外的百度,翻书,深入理解。
之前我根据《诗三家之义》的注解,写了一篇解读的文章,大概就是丈夫去世、妻子守寡的苦情戏文章。
如今在来看时,留言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搬到明面上来,不知道其中有几多误解,再说文人爱词藻,想象力亦是无穷无尽。
故事几经周折,想必早已经偏离事实。
在说当时就普通农家的子女,能够有如此的影响力,诗歌甚至流传能到被《诗经》收录,就理性思考而言,这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再三研读芣苢,加以翻阅百度百科,更加倾向女孩子在采车前草的时候哼颂的民歌。当时嘞,车前草是底层人民主要食物来源,歌颂一下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敬爱嘛!无可厚非!
贰
没有人一辈子都是顺风顺水的吧!要有的话,我也只能羡慕嫉妒了!
所以当日子清苦,内心苦闷的时候,总得想个办法排解,古代当然没有手机电脑电视啊!
先秦时候的娱乐方式更是少得哟!可怜!
这种时候我就不得不赞叹中国人的机智,就连我爸那种目不识丁的人都能偶尔在干活的时候,说出一两句重庆民谣,听上去还蛮押韵的。
至于在我更小的时候,跳着橡皮绳,嘴里还念着“二五六,二五七,马莲开花二十一”的歌谣。
在缺失娱乐方式的时候,那些歌谣会以二分裂的形式快速生长存活更甚流传千古。
当然想要更抒情,还可以踏歌而行,李白在《赠汪伦》一试中便明示“忽闻岸上踏歌声”,这里的“踏歌声”颇有英美踢踏舞的味道,还结合着要么黄梅戏一般咿咿呀呀的歌曲,要么一群壮汉的吟诵诗歌。
反正场面太美好,得靠你自己去想象。
至于芣苢,估摸着就是漫山遍野的采车前草的女子,系着的头巾随风飘扬,飘扬的歌声和车前草一般漫山遍野。
想象之中,和《刘三姐》民歌中采茶的场面该是没差的,当然没有配乐,清唱地此起彼伏还是很动人心弦啊!然后一波传一波,口耳相传,最终被《诗经》主编收录了。
叁
诗歌民谣呀!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剂,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放松。
其实和现在的歌曲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塞耳机听歌的习惯。睡眠时听轻音乐,工作学习时听励志,感情受伤听伤心情歌……
这些歌曲给人以安慰,给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种雅致的生活态度。就像白裙上的小碎花,清新之感在歌咏之间源远流长。
即便生活清苦,亦有幸福可言,生活的琐事之间尽显平淡。就像品茗一杯好茶,微微抿一口,韵味悠长。
生活是需要节奏和音乐的,在一颦一笑之中寻找韵味,在举手投足间寻找节奏感。
简单的语句反复始矣,就如同呼吸一般,一起一伏间自带音律,带来一曲生命的歌。
而简单的语句反反复复,就像一首流行歌曲的调调容易记,在加上填调的歌词有点自带押韵,便在世界传出来了。不管你是否懂得外国词语意思,但是你会发现,哇,真好听。
艺术本无国界,都是为生活的美感而存在的。
人生在世,总会喜欢一些曲调。就连我那我以为不会听歌的母亲,听到重庆民谣的时候,她也是专注的神情。
歌是生活的小确信,就像对生活精致的追求一样的。
当那个女人戴着碎花的围裙在厨房里端出刚刚蒸熟的水晶饺子,饺子晶莹剔透的模样,在她眼里孕育的香甜。
当那个女孩在温和的阳光下涂着亮晶晶的指甲油,橘橙色的指甲油陪着一只海豚样式的手链,在阳光下真的刹是好看。
生活需要这些小细节的仪式感,让自己身在其中,才不会被精神上的压力击垮。
就像那些女子一直吃着中药味的车前草,但她们依旧歌颂车前草带给她们的幸运――衣食住行里面的食的原料。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素以如梦:可以叫我素素哦,95后小女子一个,可逗比可稳重,写温暖的文字,度一个温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