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
我一直不理解,宣宣三岁的年龄,怎么会像个大人一样,心事重重。
像个鸵鸟一样,总是低着头,一副被生活压垮的样子。
小小的年龄,怎么会如此丧气,没自信?
我给他爸爸妈妈都打过电话,想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管教宣宣,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找答案,并没发现问题所在。
宣宣不乖时,爸爸偶尔会骂宣宣,像天下父母一样,再正常不过。
在电话那头,宣宣妈妈欲言又止,我却不好直截了当地问她,只能等她自己开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宣宣家人对我的熟悉,对我渐渐展开心扉。
上星期三,临放学时,Mally跟我说,宣宣不想当主持人。
我并不惊讶,仿佛在意料之中。
后面,Mally跟我说,她以及几个老师认为现在宣宣不适合当主持人。
我想现在还不是放弃宣宣的时候,才练习了两天,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练习。
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放弃。
我先跟Mally沟通,告诉她,她家里人知道他能当上主持人,都很开心,对他期望很大。
宣宣比较敏感,缺乏自信 ,如果这时候我们放弃他,无疑是在加继他否定自己。
这次的主持人是把双刃刀,用得好,可以锻炼宣宣的胆量,培养他的自信,用得不好,会打击他自信。
我们把宣宣推上去,再把他拉下来,太残忍,有什么比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人格更重要呢?
我没有告诉宣宣妈妈,Mally跟我说的话。
我只告诉她,宣宣不想当主持人,让她问问,宣宣的想法。
宣宣妈妈,让我去问宣宣的想法,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是想好了第二天问他。
后面得知,原来宣宣为了让妈妈开心,经常说讨好,让妈妈开心的话。
宣宣妈妈跟我说,她现在感觉到害怕,宣宣不跟他说真话了,经常看她眼色说话。
这瞬间, 我明白她为什么让我去问宣宣。
你的孩子不再跟你吐露真心,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这时,你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行为出现问题?
第二天,上主持课之前,我带宣宣到滑滑梯那里,我们坐在旁边。
我问宣宣:宣宣,你喜欢当主持人吗?
我有些害怕,宣宣说。
果然不出所料。
你害怕很正常,每个人第一次做没做过的时情都会害怕。
我第一次做主持人的时候也很害怕,但做了第二次,第三次,做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不会害怕了,反而会很喜欢。
就像我第一次开挖土机很害怕,开第二次,第三次就不害怕了吗?宣宣问。
宣宣很喜欢挖土机,每天都在讲,他长大后要开挖土机。
是的,没错,事情做多了就不会害怕。
我看到宣宣,眼睛里添了异彩,接着,很郑重地跟宣宣说:宣宣,这么多人想当主持人,当老师就选了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宣宣问。
因为老师觉得你很优秀,很棒,觉得你有能力可以当主持人。
那其他小朋友不棒吗?宣宣问。
其他小朋友也很棒,但老师觉得你最棒。
宣宣,你在老师眼里很优秀,很棒,你懂得很多很多的东西,老师很喜欢听你讲话。
做主持人就是讲话,这是你擅长的事。
我去看了你上主持人课,上得非常得好,如果你说话声音再大点,说话再慢点,那就更好了,还有,你的眼睛要看着大家说话,要不然,那些喜欢听你说话的人就看不到你的脸,他们会很难过的。
宣宣听完,眼睛更亮了,很开心的跑上滑滑梯。
如果宣宣跟我说,他不喜欢做主持人,做主持人很不开心,我会告诉他,那我们就不做主持人。开心最重要,我们要做开心的事情。
我希望你自信,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喜欢自己,这样你才会快乐。
我把宣宣的想法告诉宣宣妈妈,并告诉宣宣做主持人的表现及问题。
接下来,宣宣妈妈跟我说的话,让我非常的心疼宣宣,终于明白宣宣为什么表现出压力很大,不自信丧气的样子。
原来宣宣每天都要学习很多东西,半小时的描写,还要定量定时间学习,英文,数学。
宣宣才是三岁半的孩子啊,这样高强度的学习,我一个成年人听了都觉得压力大,也许这就是我不优秀的原因吧。
正常学习描写的年龄是四岁半到五岁,现在宣宣的手指还没发育全 ,还不有能力学习描写啊。手抖是力量不够的表现,写不好,自然有挫败感。
可是宣妈,不以为然。
我除了心疼宣宣之外,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尝试说服宣妈,不要让宣宣做他与他年龄不符的事情。
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从没问过他们自己想不想成为龙,成为凤。
想起卢梭的《爱弥儿》里的一段话 。
对于孩子,我们一无所知,正是由于观念错误,我们愈是前进 , 愈是歧途。
最有智慧的作家总是致邻成年人应该知道什么,却从来不问孩子有能力学什么。
我们总是一味地给孩子报专业,希望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高强 ,总担心孩子落人一步。
如果孩子回忆起童年的时候,只有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那这样的童年,该多悲伤啊。
幸运的人,总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总在治愈童年。
愿你是那个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