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内容已经读到第二章,可是本篇感想还是想谈谈在阅读第一章后自己做出一些调整带了的一些变化。
随着近几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总结和反思,使得我每次一看到一个章节,甚至每次上到一节课的时候在脑袋中自然会反应出本节课重点,难点,易错点,原本总觉得这是好事,却在这一届中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我在上课中不自觉的就会将易错点渗透,原本是以为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达到促进后进生学习,同时提醒优生注意易错点的规避,这似乎在往届学生中收获不错的效果,然而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却碰了壁,有些题目我们讲了五遍以上,连中档偏上的孩子都没有掌握验证解答。期间我百思不得其解,当我读到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中,明确提出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我想我慢慢的找到了答案,因为在一开始讲解过程中,虽然我认真讲解了过程,但是在原有的基础没有得到足够的巩固时,过早引入易错点,只会让中档生产生不必要的混淆,对于易错点也许让孩子们去尝试完错误,反思中得到教训和经验效果更好。往后学生的成功率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投入成功率活动上的时间超过平均时间的学生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这一行字深深的刺痛了我。我总想着能用一些易错点刺痛学生,用稍微高于能力一点点的要求激励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有更深刻的印象,可是却给他们太多的挫败感,之后的教学中,我学会的等待,静待花开,尊重每一朵花的花期,使得我在这方面的焦虑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课件中原本只有的问题4被改成了问题三个和问题4,孩子们在解决完问题3后,跳出问题4的时候,很多的孩子开始以为一样,后来发现了把两直角边改成了两边,这时候需要重新画图,分类讨论,明显增加了成功率,而且在作业中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进。
关于提问,书中对于问题类型进行了归类,我反思我的课堂上太多问题是过于直观的,而且提问形式由于这几年的教学逐步趋于单一,确实需要改进,在往后的教学中我也进行了一些改进,浅显易答的问题存在,但更多了一些思考,有意无意的提醒自己,能不能换个问法,于是课堂上原来我点名答题的方法改成了利用白板随机取号。减少了诸如“通过这道题大家得到了什么??”这类含糊不清的问题,代替为“大家通过这道题目,我们有哪些应用了知识点??里面要注意哪些易错点??里面蕴含着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更加具体,指向性更明确的提问方式。明显提升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增加了学生的信心,也提高了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只要不懈的努力,每天多读一点点,多思考一点点,一定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