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我迷迷糊糊地活到了四十来岁,往事不可追,未来犹可待。而我的人生基本定型,似乎已经一眼能望到头。其实,现在再谈什么婚恋问题,与我来说,已没有意义。可是,今天就想说一说,就当说给我的小辈们听吧,仅做参考。
如果问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是什么?我首推“爱情”。爱情是什么?泰戈尔说:“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这世上的男女谁也逃脱不了爱情,爱情是抵御孤独的最好武器,爱情,使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让你的世界从此焕然一新。
可是,这世上到底有几个幸运儿能真正拥有爱情呢?
记得我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班上转学来了一个上海的女孩子。她肤白貌美,穿着时尚,说话也轻声细语地,特别好听。不要说班级里的男生了,我们女生也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那时,她和我们班长得特别帅的一个男生被封为班级的金童玉女。有一天,他们俩双双没有来上课,于是同学们都揣测他们是不是约会去了。男生羡慕,女生嫉妒,大家心照不宣,惆怅、落寞、伤心…心里各种滋味。以至于到现在,还能记得那件事。那时候,我喜欢那个长得好看的男生,可他压根就看不见我。我嫉妒那个长得好看的女生,为什么能轻易获得他的喜欢。
读高中的时候,我班有一个很豪放的女同学曾经放过一句狠话。她说:“我想毕业的时候,把我交过的男朋友都请来,开一桌一起吃个饭。”我们狂笑之后,很佩服她,她的勇气,她的魅力。那时候,她正和我们班一个男生热恋着。两人是前后桌,下课后两人同喝一个杯子的水,手还在课桌底下偷偷握在了一起。两人对视的时候,真得眼睛里都是爱意。那气场,直接横扫方圆几厘米的其他人。我不知道她后来有没有实现那个愿望,但她最终没有和那个偷偷握手,喝一个杯子水的男生走到一起。
那时候,我也喜欢过某个男生,也曾收到另一个男生递给我的纸条或是信。我没有勇气向那个男生表达好感,也没有接受我不喜欢的男生的告白。现在,几十年未见,他们的面目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很模糊了,但我还记得那份纯纯的喜欢,那份喜欢曾经让我有着秘密的欢喜。只是喜欢,就十分美好。
学生时代的爱恋之所以纯粹而珍贵,是因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我们只有自己,可以不顾忌任何其他人、其他因素。而成年后的恋爱,是完全不同的。
我刚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山区。临行前,我妈对我说不要在那里找对象,否则我只能扎根在那儿了。我一直记得她的话。所以当单位的同事为我介绍对象或是撮合我和某位男士时,我都没有动摇过。因为,我不想一辈子生活在那个地方,我想走出去。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对一个女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可以消耗了。谈恋爱必须以结婚为目的,否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必须是有条件的。于我,我希望对方有较高的学历,较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健康的家庭。那个年代,我们没考虑过家庭条件,因为大多数人家都差不多,贫富差距不大。学历和工作都代表着对方的能力或是潜力,也为未来生活奠定基础,是实现美好愿景的前提。对方的家庭,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古语说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很难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性格,家庭关系多多少少会在孩子的身上映射。所以,你的恋爱对象最好不要来自单亲家庭,因为这会对他的个性造成伤害,他也可能不太会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应该考虑对方父母的工作和健康状况。稳定的退休金和良好的健康状况意味着父母不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经济负担,而会给后辈一定的支持。贫贱夫妻百事哀。当爱情步入婚姻,那么生活里除了你侬我侬,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那时候,我们所谓的爱情一定会被生活的现实打击得面目全非。
我年轻的时候,外地人还没有大量涌入苏州。如果有,我想也不太会选择一个外地人。我总觉得,我们和外地人有地域的差别,生活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差别。外地人很多很彪悍,很大男子主义,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有些外地来的,一穷二白,他们的恋爱是带着目的的。当然,我这么说一定会遭人诟病。地球都成一个村了,还有外地和本地的区分吗?坦白说,我不歧视外地人。如果他很优秀,我一定接受。可是,如果他没有任何和你对等的条件,就和你谈恋爱,他的居心就叵测了。
人生漫漫,婚姻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是没有选择的,而第二次,我们应该好好选一选。婚姻就如做一道选择题,很多选项可能都符合,但我们要选出最佳的答案。我们心里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或是准则。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那就宁缺勿滥。
十点读书最近一篇文章说无论和谁结婚都会后悔,无论和谁过都一样避免不了摩擦。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婚后的某个时刻产生过这样的感受。我也是如此。人无完人。我也同样会犯错,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我们都努力用宽容之心去对待对方,经营我们的家庭,经营我们的生活。
婚姻不易,而 我们彼此都很珍贵。
所以, 如果你还没有走进婚姻,请慎重;如果你已经拥有它,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