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篇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作者的一位老同学
传统教育与现在各种知识的渗入、各类娱乐的诱惑、多方位的智力开发的快速推进,孩子个性的独立,会使一些家长焦虑与取舍纠结!
只有家长在灵活中彰显深意,深邃中运用变化,变化中奠定、习练心性扎实!
欢迎一个小生命就是一个使命。成年人需要准备好笃定的心理,健康的生存理念,从优质书籍中摄取大量的优秀育儿经验,才可以在亲子互动遇到两难时,可以应对自如!
听读樊登老师与作者(尹建莉)的解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后的感想:
一.自觉意识的教育
1.态度:这个尺寸的拿捏就是考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较量。
是区分信任依附与自主独立的形成的条件的养成,只有让孩子感觉到尊严受到家长的尊重,他(她)们才会收获有效自尊,这对于以后的成长何其重要!
2.发言权的自由:在家庭中要允许孩子说出他(她)们的观点。
家长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因为感觉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所以会快乐的实施计划或做出有效决定,这就避免了遇事怯懦,不敢主张的性格。也可以释放情绪,避免亲情压抑所造成的心理阴影。
3.思维:有时候家长作风会压抑和扼杀孩子创造的思维广度。
在遇到棘手问题时,思维一定要在行动以前,允许自己在孩子面前适量妥协,或认识到自己固执的行为,敢于认错,这有利于亲子深度交流,相互产生信任度。
二.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教育
学校布置的所谓的有些不可理喻的作业,家长应该懂得变通。
老师是教整个班级,孩子能力不同。所以作为最懂得孩子层次的家长,应该因势利导。有分寸的处理,会有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懂得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危机意识会自如取舍。
三.爱的教育
在亲子互动中,对孩子的爱要付诸于行动,而不只是嘴巴发出爱的语言。
在信任的语言基础上,让孩子切身感知到,爱的温度与深度。
四.课外时间的运用教育
对于上不上补习班,现在应该是很多家长的硬伤,纠结在课外时间,一旦上了补习班,会不会造成孩子听课精力障碍。
如果有瘸腿的课程如何能提高孩子的兴趣与自信心呢!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出他学习方向的弱点,与老师联系,帮助他树立信心,激励他对这门功课的兴趣,就会激发出孩子的学习的兴奋点与认知潜力。
五.细节教育
尊重孩子的视角。
把姿态放低引导,不要把成人理念强加灌输,这样可以有效的发散思维。也可以享受在孩子引导家长重新活一次的机会。
六.品格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品格应该是基石。
只有家长给他(她)们在信任宽松的环境中感受爱,让孩子感觉人格的魅力,被理解,才会感知存在的意义。才可以从容的汲取各种知识,夯实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孩子的差异取决于家长对于教育的意识的认识力。
相信阅读过此书的家长,不只是把孩子养大,也会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