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镇北台
途经榆林,天不随人愿飞机晚点,使我有幸领略镇北台长城的落日余晖。从榆林市向北三公里就到达了红山顶上,这里矗立着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的镇北台。
由于是事先没有准备,只得仓促而行,到达镇北台长城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景区还有不到一小时就要停止检票了。好在不是旅游旺季,除了几个工作人员,景区几乎没什么人。
远远望去,只见青砖密砌的镇北台呈正方梯形状,为四层叠加建筑,巍然屹立,古朴庄重。整个景区不是很大,但及其巍峨壮观。验票扫码后,我急匆匆奔向镇北台长城。
跨过镇北台的正门,沿阶而上,在甬道旁的一块侧卧的岩石上,雕刻着伟大领袖那句经典的“不到长城非好汉”。
据史料记载,镇北台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即1607年,距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它的建设者是时任延绥镇巡抚涂宗浚,将原有墩台进行了扩建,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筑成如今的镇北台。称镇北台“控南北之咽喉”是不为过的,相比于一般长城的敌楼和烽火台,它不仅规模很大,而且集屯兵、防御、侦查、传讯等多功能与一身,如果说万里长城为中华民族的巨龙的话,它就可称的上为龙的心脏。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之一,它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长城三大奇观。更是历史上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结合点。
镇北台既是长城中部榆林地区的重要军事前哨,也是民族融合、边界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现在镇北台西侧的“易马城”遗址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当年在镇北台下的易马城中,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并载着各种皮革用具,汉族商人携带着大量的布匹、绸缎、瓷器、盐茶等物品,四面八方汇聚于此进行商贸。可谓是牛羊成群、驼马嘶鸣,人声鼎沸,一派气象繁荣的边贸景象。
随着指示牌,登上平台,只见在迎面整块的巨石上,镌刻着数个鲜红的大字——“万里长城第一台”。绕过的伟岸的石刻,向右行就来到了镇北台下的城墙外,经过一座丈余宽的“款贡门”,就进入了一座砖石铺就的方城,这是当年边贸官员洽谈、接待或者是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地方。沿着“款贡门”左侧台阶踏步而上,穿过书写着“榆塞”的拱门,就来到了镇北台的第一层。这一层为建筑整体基座,面积最为宽广,在它的东北角是守城将士的营房,既有守城将领的办公、议事的场所,也有守城士卒住宿、休息的地方,在营房前有一大片开阔地,它是将士们日常演武的场所,而今在这里复建的营房已被开辟为长城博物馆的展览室,陈列着有关榆林长城的文物,同时也讲述着有关榆林长城的故事。
在第二层南墙的中间有一券洞,上方的横额刻着“向明”二字,为当年延绥镇巡抚涂宗浚的手笔,而这“向明”二字也永远面向大明京师方向,寓意为“心向着大明王朝”,更寓意着一代代戍边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的意志。通过这个砖石铺就的券洞就可登上第三层。
第三层也像第二层一样四周分布着均匀的垛口,是最佳的瞭望台和观察口。从第三层的东边外砌的砖石步道就可抵达镇北台的第四层,也就是最高层,在其台中央原来建有砖木结构的哨楼一座,是守城将士的遮风避雨之所,可惜在清末时期坍塌,现仅留有残存的遗迹。
当我缓步立于镇北台的最高点,强烈的视觉冲击由远及近,近可以俯瞰到款贡城和易马城,远可以将泱泱大漠,滚滚黄河,九边重镇尽收眼底,既可以感受到镇北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要塞位置,也可以感受到居长城要津,控南北咽喉的战略优势。
恰此时,远处依稀可见数个烽火台的遗迹,车辚辚、马萧萧、残阳如血、雄关漫道、大漠孤烟、征旗蔽日、剑戟森森...耳边似乎又回响起戍边将士杀敌冲锋的呼号与金铁相交的撞击声,还夹杂着大漠风沙划过寒光铁衣的瑟瑟之音。令人不禁想起“朔风萧萧动枯草,旌旗猎猎榆关道”的诗句。
镇北台是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的长城三大奇观,它虽然历经数百年的风雨雪霜,但依然雄浑大气,傲然凝重的屹立在塞北之上,“远镇大荒,近抱绿洲,四层古隘雄天地;东邀山海,西连嘉峪,万里长城壮画图”此诗句恰到好处填补了我对镇北台情感宣泄的空白。
在这里,在这沙漠边缘的镇北台,注目凝望着正在消逝的长城残躯与断垣废墟,那残垣之美带给我们的是震颤,才能让现代文明的我们真正体悟一个民族历史的苍凉悲壮。只有在这极目穹天、广袤土地上,才能蓄养“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博大的情怀,只有在这塞上边城的斜阳古道中,才能理解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大气恢弘!才能读懂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热血奔涌!“读书万卷,远不如行万里路!”
愿走在路上的你我永远不要停下追寻的步伐......需用心铭记华夏千载文明、更需用一生守护中华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