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产品助理1年半经验,一直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产品方面的知识水平,写PRD、画原型、竞品分析等都是基本工作,但是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产品的工作多数是在想,在思考,在分析,所以认为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是首要目的,其他只是做为辅助想法来实现的方法。
通过读完此书后,结合到自己的产品工作,做出以下总结,还望广大前辈门指导,教育。
开始吧:
第一章、感知和思维模式
名人名言:很多人都会介意自己的记性不好,却很少有人在意自己的判断能力——罗什富科公爵(La Rochefoucauld) 。
法则一:选择性感知就是指人们往往会更加留意那些自己需要或喜欢的信息,而忽视真实的信息——他们更愿意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 世界,而不是真实客观的世界。
光环效应:指人们总是喜欢根据某起单一事件或某个单一物质积极地看待某个人、某个地点或某个事物。
法则二: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析型、理想型、现实型、综合型。根据实用性和情绪投入性,这些思维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现实型:比较注重 “完成任务”(以结果为导向)。
理想型:比较注重“找到'正确'答案”(以过程为导向)。
分析型:比较注重“进行一套完整的评估”(以分析为导向)。
综合型:比较注重“获取综合而全面的信息”(整体导向)。
产品思维:1、建立用户画像针对用户群体进行调研
2、分析用户行为路径,为什么用户卡在这里及为什么不继续进行的原因。不同人群的年 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工作及生活经验、地域、爱好等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 当用户打开一个新的APP时,大部分都会了解或使用自己关心的或是与自己有关的功能 及内容,而后再慢慢熟悉其他功能及内容。
第二章、如何进行创意思考
名人名言:在创造方面,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们登上自己的巅峰,越高越好——洛瑞斯马拉古奇(Loris Malaguzzi)。
法则三:创意思考法是一种“后门”思考法。
法则四:聚合性思维让思路集中于一点,发散性思维让思路向四方延展。
法则五:用魔鬼代言人帮你更客观,思维更开放。
法则六:不敢怀疑显而易见的事、急于评判新点子、害怕自己看上去像个傻瓜——这是三个最要命的点子杀手。
法则七:务必劳记“点子杀手”和“点子孵化器”清单。
法则八:头脑风暴:主要规则是,大家提出点子时,数量比质量更重要;新奇的想法要永远受到鼓励和欢迎;等所有人都提出想法之后再评估;鼓励“搭顺风车”。
法则九:想想看,这个问题真的是问题吗?试着重新定义眼前的问题。
法则十:在推销一个新创意时,你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和热情要比你的逻辑和细节更重要。
产品思维:1、利用思维导图绘制信息结构、功能架构,并对功能架构分级;
2、组织进行头脑风暴写出更多的点子数量要比质量高,结合上一节的用户分析,分析出新 的用户需求。
3、头脑风暴大至: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是谁?我们在卖什么?卖给谁?我们的竞争对 手是谁?我们在竞争咱于怎样的位置?我们怎样才能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广告和推广如 何进行?
第三章、如何做决策
名人名言:没什么比决策能力更困难,因而也更珍贵的了——拿破仑(Napoleon)
法则十一:顾名思义,我们只要画个“T”字图,在两侧分别写出来某个选项的利与弊即可。
决策树:思考更有层次。
决策矩阵: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
利弊分析法:画个"T"字图,在两侧分别写出来某个选项的利与弊。(在进行利弊分析时,如果能够对每个 利弊点进行量化,效果会更好)。
法则十二:矩阵分析法可以帮你更好地梳理信息,将两个变量进行对比,并梳理出四种可能的结果。
法则十三:决策树可以用图形的方式列出某个决策可能导向的多种结果。
法则十四:每一根树枝代表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概率树所有的树枝之和必须等于1(100%)。
法则十五:加权排序法:可以帮你通过加权平均值来找到答案。要想计算加权平均值,你需要把每个事件乘以其对应的权重,然后把结果相加。在处理概率事件时,我们需要把每个事件乘以其对应的概率,然后把结果相加。
法则十六:效用分析考虑的对象不是具体的金额,而是分析某个结果对我们有多大用处。
法则十七: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对后续事件的决策。
关于沉没成本要时刻提醒自己三件事情:
1、放弃这件事情不一定意味着你之前的决定是错的——因为那可能是当时情况下你能做出的最好决定。
2、找一些你信任的人,听听他们的看法。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3、放弃之前的努力之后,你可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当中,会换来更大的收益。而且你从之前这段经历中得到的知识、技能和感悟都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开展后面的工作。
法则十八:要想做假设测试,你至少要学会使用一张“双向”表格。
麦肯锡教我思考的武器,设立假说,分解议题、组织故事线
假设与决定矩阵:接受、排斥
正确、错误
无论做出什么假设,我们都应该问自己:“如果假设正确,那么我们否定这个假设会导致什么结果?如果假设错误,但我们却接受该假设,那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法则十九:囚徒困境完美地说明了为什么合作要比竞争更有利。
产品思维:1、承上节对获取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利弊利用SWOT方法分析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 机会和威胁;可以进行竞品分析,了解竞品是如何处理相关类似的需求。
2、对需求进行四像限法则: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书中提 到的是时间管理矩阵。
3、EV计算公式:效用(某种结果带给我们的心理满足度) × 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用来 计算用户对某功能的期望值。
第四章、如何进行论述分析
名人名言:我可以忍受暴力,但我不能忍受蛮理。使用蛮理是不公平的,它是对智力的侮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论点——指作者或演讲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论据——包括作者或演讲者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面举出的事实、例子、统计数据、调查结果或其他相关信息。
关键假设——作者或演讲者没有说出来的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想法。即“作者或演讲者认为不言而喻的东西”。或者用一种比喻的说法,关键假设就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粘合剂”。
法则二十:论据 + 关键假设 = 论点。关键假设的价值在于,它能把论据和论点联结起来。
论点 - 论据 = 关键假设。
法则二十一:要想驳到一个人,通常有两种式:质疑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述过程。
法则二十二:人们在推理时最常出现的五个推理漏洞:把橘子跟苹果比较;以偏概全;对相关的证据视而不见;混淆因果关系;在执行计划时没有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瓶颈。
比较和类比假设漏洞:
1、当对方将两件事物进行类比时,我们便找出二者的相同或不同,以此证明对方的类比并不成立。
2、不同时代的人们收集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所收集到的信息的质量也无法相比。
代表性假设漏洞:
1、要想真正有代表性,有说服力,你选的样本必须在质和量上都能代表整体。
2、比较和类比假设时,人们关心的是“A"跟”B"之间能否画等号。
代表性假设时:人们关心的是"a"能否跟"A"画等号。
“好证据”假设漏洞:
1、要想保持客观,就要列出所有与手头问题相关的证据。如果想要找到“真相”,就不能忽略或扭曲任何相关事实。
因果假设漏洞:
1、没有因果关系:纯粹巧合、相关度很低、高度相关。
2、存在因果关系:正向因果、替代性因果、反向因果。
实施假设漏洞:
1、有能力做一件事并不意味着你就会去做这件事。能力和行动完全是两回事。
法则二十三:一定要留意别人“偷换概念”。
法则二十四:定义文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人们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
法则二十五:如果某个论述中提到了某项“调查”,一定要仔细了解该调查的样本是否在量和质上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法则二十六:代表性假设的基础在于:部分可以代表整体。
法则二十七:从广义上来讲,当我们想要从部分来判断整体时,我们就是在做代表性假设。
法则二十八:留意对方是否只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倾向性论据”的牺牲。
法则二十九:在判断一句话是否有道理时,一定要留意那些“被忽略的论据”。
法则三十:相关不等于因果。
法则三十一:因果假设认为,因为第二件事发生在第一件事之后,所以第一件事是原因,第二件事是结果。
法则三十二:在讨论因果关系时,要首先想想二者之间是否还有因果解释。如果论述认为A是因B是果,你一定要留意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C,才是出现B的真正原因。
法则三十三:有时可能会有两个结果都是源自同一个原因,所以如果有人提出是A导致B,那么你可以想想,是否有其他原因C,同时导致了A和B。
法则三十四:如果“因为A所以B”成立,那么“因为B所以A”的说法则被称为反向因果,一旦反向因果有可能成立,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因为A所以B”是否真的成立。
法则三十五:考虑相反方案——比如说,如果你听有人 说“满月会导致犯罪率升高”,那么一定要问问不是满月的时候,犯罪率是多少。
法则三十六:理论可能与实践脱节。计划不等于行动。千万不要盲目地认为计划就一定会丝毫不差地变成现实。
法则三十七:“能做”不等于“愿做”。一个人拥有做某件事的能力不代表他会发挥这一能力——可能是故意不发挥,也可能是没想到去发挥。
法则三十八:要想让计划得到有效实施,就一定要事先预料到可能出现的瓶颈。
法则三十九:提出论断的一方可能会假设另一方很清楚当前的情况。
法则四十:虽然我们在寻找某样东西,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在找到它时能立刻认出它。很多时候,我们会假设自己能在找到某一事物的同时立刻辨认出它。
法则四十一:在论述过程中一旦遇到模糊的术语,一定要请对方解释清楚。
产品思维:本章关于产品工作中实际可用到的是关于某一个结果进行讨论,多用于保需求及砍需求的唇 枪舌剑中。
第五章、掌握逻辑
名人名言:当你把所有不可能去掉之后,剩下的部分,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都是真相——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1、只要……就…… ,从逻辑角度来说,逆反命题一定是成立的:从“只要A成立,B就成立”得到结论:“只要B不成立,A就不成立”,例如:“只要是美元,它就是绿色的”得到结论:“如果不是美元,那它就不是绿色的”绿色是美元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2、“NSMA”,没有A是B、所有A都是B、有些A是B、大多数A都是B
法则四十二:一定要注意,“只要……就……”句式是不可逆的。“只要A成立,B就成立”不能等同于“只要B成立,A就成立”。这在逻辑上被称为“逆命题不成立”。
法则四十三:“只要A成立,B就成立”的逆否命题“只要B不成立,A就不成立”也是成立的。
法则四十四:“只要A成立,B就成立”的否命题“一旦A不成立,B就不成立”并不成立。这在逻辑上被称为“否命题不成立”。
法则四十五:“只要A成立,B就成立并不意味着只有A是B成立的唯一原因,可能C、D或E也能让B成立。
法则四十六: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条件。”一个人需要喝水才能保持健康“并不等于他只靠喝水就能保持健康。水是一个人保持健康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法则四十七:”只要A成立,B就成立“并不意味着”只有A能让B成立“。比如说,虽然”要想做一份好吃的沙拉,你就应该用土豆“这句话成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用土豆就能做出好吃的沙拉。
法则四十八:”每一个A都是B“并不等于”只有A是B“。打个比方,”每一只猫都是哺乳动物“这句话不应该被理解为”只有猫才是哺乳动物“
法则四十九:“所有”意味着完全穷尽;“有些”则意味着交叉;“没有”意味着相互独立。
法则五十:虽然“有些”式陈述是可逆的,但“大多数”式陈述却未必可逆。
产品思维:加强逻辑训练,结合产品的业务逻辑及业务流程,开拓更简单,更方便的功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