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窗前,看着女儿终于出现的身影。
她开了车门,拿了外套。似乎从口袋中摸出一个好东东,欣喜地举起来晃晃,或许是她一早碎碎念“丢”了两周的那张图书卡吧。
我没有开窗回应,也不知道她看见我没有,楼下的树有点挡视线。
我看到她右肩的书包带有点长,忍住没有纠正她。
看着她特意拉开了里面的校服上衣拉链,再穿上外套,拉上拉链。这是神马穿法?!骑车时风会从下面钻进来的!忍不住想喊她拉上。终未动,默默注视。
她的左前方有一辆小黄车,是不是要提醒她?
她走到了那辆车前,开始擦拭车座、把手。昨天说过让她带个抹布的,今天也忘了提醒。一张纸能擦干净吗?昨晚可是下了很长时间的雪夹雨呀!哎呀!要先开锁的,万一不能骑岂不是白擦了?果真,她按下了密码,清晰地听到滴滴的声音,好像锁未动。她似乎又鼓捣了半天,看来无果。走了,又转头回来,估计是拍照报修,果不其然,拍了照才又掉头离开。哎!时间紧张啊!不要这么完美好不啦!
目送到视野边界,心还跟着女儿前行。
不知道她最后会在哪里骑上车?和小伙伴相约地铁顺利吗?下车还要骑行一段时间,会不会迟到?
原本,我是可以送她去地铁的。10分钟的车程,她需要做的,是背包下楼坐上车,到地铁站下车,就OK了!满打满算15钟搞定。
而这样的一个出行,她自己需要做更多,时间需要两倍以上。还要体验骑行的辛苦。今天因为断崖式的降温,估计她的手和脸在骑行中一定印象深刻。
这个早晨,让我回忆起很多......
她上小学,周末,我拉着睡意朦胧的她从家走到学校,就为了拍一下学校的大门,再徒步走回来。
还清晰记得,她小小的身影赖在地上不走的样子,而我大踏步走在前面偶尔回头偷偷瞄一眼的情形。
很多次早上,我们一起走路上学,让爸爸开车把书包带到学校门前,再换我开车上班。
一路上,我们看路边次第开放的桃花、草丛里的蜗牛,还有一只站在枝头长得很奇怪的鸟儿......那次下雨,不知道会愈下愈大,披着雨披的女儿淋了很多雨水,晚上去小饭桌接她,托管人说这孩子衣服和鞋还都是湿的......
小学到家,三站地。女儿学会了走路、搭父母车、自己乘坐公交几种方式。我一直是“混合教养”,不怕麻烦,不怕浪费时间。
小学1-2年级吧?一年的中秋,我带着女儿和兄妹家共3个孩子,我们一起徒步去姥姥家,车程20分钟,我们走了1个多小时。名曰“城市秋游”,拉着一辆买菜的小车,里面放着送给姥姥的月饼和好吃的。
大家分段换班拉车。途径一段河边【天津市内很多河提】,我们坐下来分吃带来的零食和饮料。
记得最后一段是一座桥,很长,大家都很累了,走得七零八落的,有些小家伙也不听招呼了。
终于看到姥姥家小区大门,进了大门,大家都欢实起来,居然有人开始奔跑......
后来,小学5年级的那年冬天寒假,女儿突发奇想,自己冒着寒冬和风雪,骑着爸爸买的折叠自行车,用了近一个小时,去看姥姥,吃了午饭。我电话里说,等我下班去接她,只是自行车可能不好带回家了。女儿说不用,自己下午又冒着风寒骑行回家了。
没有一句抱怨,女儿还和我分享了自己选择的路线,哪里到哪里,自己尝试了新的选择,这都全凭她自己每次乘车去姥姥家的记忆。
现在,女儿上了高中,自己选择住校,周末回来,也是乘地铁居多。这个城市,所有的交通工具她都很熟络。去图书馆温书,很少让我们开车送,除非我们主动要求。
还有2年,她就要上大学了。能和她朝夕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了。
像今天这样,站在窗户后面,默默地看着她做事,看着她犯一些“小错误”,不去干扰。
能看着她自己独自成长,是莫大的幸福。
陪伴成长,有时,是需要“浪费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