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婷 阅读感悟】Day334
阅读书籍:《生命的重建.问答篇》
阅读内容:第十三章 家庭关系
书中说:我们心目的家庭模式总是与生活的现实相距甚远。而我们总在自然不自然中将它归咎于父母、童年的影响以及生活环境的干扰。如果在一个充满斥责的家庭中长大,成年后我们会变得很刻薄;如果在一个压抑情感的家庭中成长,我们就会变成一个羞于表达爱与欢喜,将愤怒深埋与心底的人;如果在一个很多规矩的家庭中成长,我们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缩手缩脚、怯于表达、过于谦卑的人。
其实也未必全然如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感觉我们五姊妹在同一个家庭环境中成长,但是我们的性格却是大有不同的。
我觉得束缚住我们、让我们时期自我往往不是什么习惯、家庭环境的桎梏,而是我们自己。
重男轻女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我们还小的那个年代,农村也就更甚至。我跟姐姐的年龄相仿,我们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但是姐姐对家人偏心弟弟特别敏感,但是在我眼里我觉得就没有她所感的严重,相反我觉得爸爸还更偏爱姐姐一些,但是姐姐一直将自己困于她自己画的牢笼,看待事情也消极了许多。
其实造成这的原因跟书中所说的:我们对爱的感受是各式各样的,以及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人喜欢用拥抱表达爱,有人喜欢用触摸表达爱,有人喜欢用物质来表达爱,但如果对方不喜欢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她可能就感受不到对方的爱了。
我们降生于怎样的家庭是我们别无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这个家庭中学到什么。我们的态度将决定一切,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精神困境,甩掉那些自我评判标准吧,跟着自己的本心走吧,生活中并没有绝对的对于错。
走你自己的路把,抛开过去,不断学习,就会对生活有新的领悟。
创造和谐家庭关系的宣言:
我心怀爱意为我的家庭祝福。
我平心静气地接受他人的生活方式。
我把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
我爱别人,也被爱深深包围。
我不畏惧生活的变迁。
我淡然面对家庭中旧的积习,为自己的今天创造和谐与美好。
我理解,我接受,我原谅,我爱我的家人,也深深被爱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