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甜|塞北风物之一

    大概有二十年或者更久,没有吃到糖稀了。

    好的东西,仿佛是童年的专利,童年不在了,所有的都灰飞烟灭了。

    在我能站起来掀起东西的年纪,在矮矮的光线快要触摸的边界,就开始有两罐矮凳高低、水桶粗细的陶罐,并排放在外屋大红色的柜子上。陶罐上面通常会盖的有一个瓷盘子。揭开盘子,一阵特有的气味扑鼻而来,里面就是满满的糖稀!

    糖稀在每年的初冬出现。那个时候,坝上最晚收拾的农作物——甜菜,在霜冻前后,被农民们用两枝丫的叉子从开始变硬的田地里拔起来,把叶子去掉,然后留下像白萝卜大小的果实,那就是坝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甜菜了。

    每当这个时候,男人们无数次弯着腰,把一颗颗甜菜翘起来,把甜菜块上的泥土在叉杆上磕干净,然后堆成一堆。女人们围着或粉色或红色或蓝色或绿色或紫色的头巾,坐在麻袋做成的临时垫子上,把一个又一个的甜菜拿过来,熟练地清除毛絮,再重新堆一堆。

   

甜菜,网图

然后,等待着三轮车把一车车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甜菜运到10里以外的张北糖厂,每斤甜菜从几分钱一直涨到几毛钱,几车甜菜卖下来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于是,连续十多天,不分昼夜,河滩地里,是人们收拾甜菜的忙碌身影,直至到夜幕降下来,田地间仍能听到人们的叫喊声、三轮车马达声、和马车、驴车、牛车的吆喝声。

咚咚……

喁——喁

    紧接着,从漆黑的凌晨,到漆黑的深夜,在通往张北糖厂的路上,都是三轮车、小汽车、牛马驴车的川流不息。

收获的甜菜,网图


    那时喧闹的声音,在渐渐凝固的冷气中,响彻了每个人的世界,每家每户都是开心的,每一个牲畜都是欢腾的。对于大人们而言,一年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很快要落袋为安,男人们大可以在赌场上硬气些,女人们可以放心地置办过年的各种什物,孩子们呢,可以期待买一双白色的、散发着浓烈的乳胶味的新球鞋。在我的记忆里,每一双新球鞋都是那个时候添置的。于是,在新开学的校园里,一双双又新又白的球鞋在校园里嬉闹着、奔跑着、炫耀着,紧接着是球鞋良好的弹性,撅起的一阵阵尘土飞扬。而对于牲畜而言,预示着一年的劳碌告一段落,它们懒惰的欢乐等待着第一场冬雪的降落。

    而在收获的快乐的最后一点间隙时,人们才意识到,甜菜是可以用来做糖的,糖稀是甜的。要在一大堆甜菜中,大气地、任意地挑选一些白皙而又面容姣好的甜菜,用刀子把毛须剃干净,在大盆里洗刷白净,然后用插丝板把甜菜插成丝,再放到大铁锅里煮,大约要经过半个多钟头,慢慢的便有汤汁析出,再加火熬,几道火候之后,汤汁渐渐的变浓,糖稀便成型了。

    糖稀有点像麦芽糖,但比麦芽糖颜色稍暗。趁着父母不在家,迅速爬上柜子,轻轻揭开罐子上的盘子,赶忙用准备好的勺子舀一勺出来,拉丝不断。听到外面一有动静,马上兵荒马乱,直接把勺子送进嘴里,用手胡乱把还未断的糖丝马一把,一切完好如初。再等到大人没发觉时,便像只小狗,找个角落,贪婪地吸吮留在手心手背上的糖汁。

熬糖稀,网图


    更多时候,会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事先拿一个馒头,或是一根油条,趁着不注意,便伸到陶罐里进去,蘸起来吃。糖稀吃多了,喉头会觉得有点闷,不过丝毫不会影响对下一次的期待。

    当然,和糖稀绝配的是油炸糕,趁着刚出锅的油炸糕的热乎劲,在糖稀里随便的一翻一裹,再送到嘴边,那竟是世上罕见的甜品,比糍粑更糯更弹——油炸糕与糖稀绵长的纠缠,冒着甜菜和黍子的气息,黏在你的上下齿之间,久久摆脱不掉,而下肚之后,一团热滚滚的东西缓慢地坠落,足以抵御塞上最冰冷的严寒。什么排糖、软糖、酥糖、紫皮糖、水果糖、太妃糖乃至大白兔,都相形见绌。

    我喜欢吃糖、吃甜品,和母亲一样。八十多岁的姥姥也一样。在母亲的记忆里,在她小的时候,大舅每次从糖厂回来,都会给母亲带一饭盒红糖——是糖稀提炼后的产物,母亲用来蘸窝窝头吃、蘸一切不愿直接下咽的粗糙食物。那个时候,食物短缺,姥姥不得已把二舅送到邻村一家好心的人家。

    在我的记忆里,在故乡,很多人都喜欢吃甜食,喜欢直接吃糖,喜欢吃含糖或与糖有关的任何食物。比如,摆放在供销社货架高处的黄色包装盒里的方糖,裹满白砂糖的“裹蛋子”、麻花、江米条,包满白糖或红糖的月饼,还有放进糖的小米粥——那个时候,很多坐月子的女人们,像修行一样,扎着头巾、裹着肚子,月子里就吃两样:加红糖的小米粥和熟鸡蛋,一碗接着一碗,一颗接着一颗,一代传了又一代。

    记忆里的甜似乎是孤独的,它从来没有和蜜在一起;记忆里的甜似乎是短暂的,它容不得人们半点回味。

    那个干活不嫌累的三爸,将一碗加了糖的稀粥一口气喝完,不久到外打工,却没再等到我满月;在不再担心吃穿的日子里,奶奶仍旧会把柜子里的红糖、白糖遗忘,直到中秋或春节打开,掺杂着柜子里白面、大米的味道;曾开着新买的三轮车东奔西跑,在为人们运送甜菜中赚一点辛苦钱的杨家九伯,又开着这辆三轮车,在刚到北京种菜时,三轮车和身上的钱物不翼而飞,除了甜之外的各种味道冲击着他的胸膛,当他踌躇满志,向着大家挥手离开时,那竟是此生最后一面。

    一天母亲想吃糖稀,她按着步骤做成了一点糖稀,但她没有再吃下去。

    找不回那个味道了。

    我猜想,那大概是用了化肥或换了品种的甜菜的原因吧。

    其实,我们都不愿承认,当故乡消失的时候,她带走了太多,甚至走的那么决绝,一辈子也不会转身。

更多故事,关注微信公众号:游山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