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一线教育者,我热衷于每天在各种社会时政新闻里穿梭遨游积累教育的素材;也会时常让头脑和双手与各种文字篇章相伴:论文、课题、报告、教案、反思、下水作文、案例分析等等名目繁杂;也曾于空闲时写过几篇粗浅的杂乱的影评表达观影后心情的澎湃与震荡。在这个春节假期里,多次去看的现象级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让我想尝试着从纯粹的一线教育者的角度正儿八经的来写下一篇观影后的感悟。
在《哪吒2》中,少年哪吒脚踏风火轮冲破滔天巨浪,那句“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的呐喊穿透银幕,成为我们千万观众心中的精神图腾。这部“成都造”动画电影以破百亿票房的壮举,不仅刷新了中国电影的全球坐标,更折射出新时代教育亟待回答的命题:面对个性觉醒的新一代、处在文化自信的大时代、身为众志成城的中华民族,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该如何以更开阔的视野重构育人的新理念?
只有当教育摆脱流水线思维,每个生命才能绽放独特光彩。纵观哪吒的成长史,其本质是一场关于“标签”与“可能性”的博弈。当所有人认定“魔丸”注定为祸人间时,李靖夫妇却选择用理解与包容浇灌这朵“恶之花”。影片中申公豹那句“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恰如教育场域中固化的评价体系——用分数定义天赋,用纪律框定个性,用“标准答案”扼杀想象力。反观现实,教育的真正觉醒始于对个体差异的尊重。正如《哪吒2》票房奇迹背后,是观众支持多元化的文化表达:有人因哪吒的叛逆找到共鸣,有人被敖丙的隐忍打动,有人爱石矶娘娘的自信乐观反差萌,有人深思申公豹的复杂和悲剧。这也启示我们教育者:每个学生都是未被完全解读的“山河社稷图”,需要教育者像太乙真人般以“个性化法器”因材施教。
浸润式教育,远比机械背诵更能激发文化归属感。《哪吒2》票房破百亿的背后,是新生代对民族文化基因的深度认同。影片中太乙真人那句"急急如律令"的川普口诀,与现实中《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用流行乐改编古诗词的创意异曲同工。而着眼于教育实践,四川学子用川剧唱腔演绎《蜀道难》,河南某中学将《山海经》神话改编成沉浸式剧本杀,苏州小学将评弹融入语文课堂,用吴侬软语诵读《枫桥夜泊》,这些文化活动与《哪吒2》的创作逻辑不谋而合——让传统文化成为“活的水流”,而非“静的标本”。敦煌研究院的"飞天数字供养人"计划,让90后能通过手机小程序参与壁画修复;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以水下洛神舞惊艳世界,这些成功都在印证语文教育的深层使命:文化自信的建立不在于刻板传承,而在于让传统与当代生命产生血脉共鸣,让年轻一代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找到身份认同。当孩子们在敦煌壁画的飞天舞姿里读懂盛唐气韵,在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纹路中触摸古蜀文明,文化自信便如春草般自然生长。
爱国情怀,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可见的生命连接。当《哪吒2》成为138家中国动画公司举全业之力共同托举的“万龙甲”,当全网自发的“百亿票房补贴计划”造就中国电影史上的首个奇迹神话,我们看到的是新一代人集体意识的觉醒。《哪吒2》中众人万妖同心聚力冲破天元鼎的桎梏共抗外敌,与现实中许多鲜明的聚沙成塔的事例形成强烈的精神共振:汶川地震时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疫情抗战间的“最美逆行者”,重庆山火中的那条“人性与希望的蓝色传送光带”……无论创作的故事还是现实的事迹,他们都在用行动共同诠释“众志成城”的新时代内涵。这种精神如何转化为教育现场的行动?成都郫县湍急的河流边自发的“搭人链救人行动”,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中学生志愿者小组们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现实危机的教育转化,当代青少年身体力行的“重走长征路”小徒步体验,——这些社会实践让家国情怀从课本走向生活。更值得深思的是,《哪吒2》海外上映时,旧金山华人见证AMC影院为中国电影首次加映IMAX场次,硅谷观众发现《哪吒2》排片量超越《美国队长4》。这些细节也说明:爱国教育在新时代需要更高维度的诠释——既要守护脚下土地,也要以文化软实力参与全球对话。
教育的高境界是让个体觉醒升华为对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从《哪吒1》中的“我命由我”到《哪吒2》里的“命运与共”,哪吒的成长轨迹呈现了教育目标的递进性:从反抗宿命的“自我觉醒”,到守护众生的“责任担当”。这种升华对应着教育理念的升级:过去我们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作为教育者,现在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让每个孩子成为照亮他人的火种”。就像《哪吒2》的导演饺子坚持的“用一辈子做好动画”的匠人精神,身为教育者,亦需超越功利主义,用生命影响生命。 北京暴雨中的“铲车哥”救出被困的一家三口,重庆山火中的“摩托车队”不畏艰难运送物资,成都某中学的“爱心小组”为生病同学筹集医疗费上街义卖。——这些新时代人物群像与哪吒脚踏风火轮的身影重叠也证明了:当教育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交织,便能培育出既有独立人格又有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
站在《哪吒2》创造的百亿票房里程碑回望,影片的成功不仅是文化产业的胜利,更是教育理念的隐喻:它证明被真诚对待的生命终将冲破桎梏,被激活的文化基因必能影响世界,被凝聚的集体力量方可创造奇迹。新时代的教育者,当如太乙真人般以包容守护个性,如李靖夫妇般以智慧引导成长,更需如哪吒般以无畏开拓疆界——因为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始终是以生命唤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