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十六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有言:周人重礼,即那个时代的社会秩序。所谓礼,广义上来说就是一种通行的社会秩序,一种包含了较为严格的社会关系的广泛社会管理体系,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当时时代特征的,有礼大多数情况下好过于无礼,至少有迹可循。礼应该与时俱进,如同人类文明应该与时俱进一样,礼是为人类服务的,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够与时俱进的事物,通常会崩溃或者消亡。
礼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名正言顺。为什么讲“名正言顺”,因为这代表了来自于天和地的管理权的确定方法,即顺天明命。天命在兹,则是祭祀、管理、分配、教化、战争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绑定,是有效确立礼的可靠来源之一。另一个可靠来源是力量。力量占据优势时,此时言及以人为本,利用成功,就会比较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从而形成天覆地载的大同模式,有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天下太平景象。
所以,自古有人能够混一天下者,基本上都要宣誓“天命所归”,即使是行王、霸、诡道而有天下者,亦是如此。而如果没有承天之命的擅有天下者,天下人可以群起以共逐之。礼法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宣誓天命以安定天下。那么天下归心,万民拥戴,生存和发展就大功可成。即使是秦、隋短暂一统,合而复分,其后也必然有辉煌时代以承接之,延续之。
有周自后稷治百谷,世代农官,积德无数,贤能辈出,有“天命所归”之象,而太王,王季,文武成周,皆一时明王,文德武功并举,孝悌礼义治国,有“天命在兹”之实,成为其同时代确实的文明大邦,天下共主。是以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