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苦于没有销售员做推广。这件事促使我想为什么一个企业需要销售员?还有我自己真的需要销售团队吗?
销售员:一个“不美好”的概念
当脑海当中出现一排排销售员坐在小隔间里面打电话的场景,一种焦躁的不幸福感油然而生。在销售业绩和营销模式的指引下,销售员天天重复着目标为导向的说话套路,热情到毫无人味。焦躁和压力也在他们刻意训练出的微笑声中潜移默化传递着,整个世界都在这种氛围中。
从销售到服务
我连续几年给中原地产做系统性演讲培训。第一次接触他们,我在课堂上轻轻一句下午好,得到了排山倒海的鸡血回应:“好!很好!非常好!”。后来我说我们以后可以不这样说话,虽然很有气势,也振奋人心,但是实在老套、模式化,因此不能感受到真心。后来越来越了解他们的理念,让我越来越喜欢他们的初衷。他们做演讲系统正是为了梳理什么是服务的内涵:服务不是因利益而硬推销,更是用专业姿态去满足对象客户的真实需求,想方设法甚至差异化手段克服各种不可能。在成熟的销售员看来,硬推作风过时了,代表着一种新手味。
中原是一家把销售往服务走的企业,而另一家企业服务就是销售。
去年第一次去海底捞,一下就爱上了:门口的接待爽朗的笑;排位时候送小吃,让你参与玩游戏:折千纸鹤、美甲、擦皮鞋……点菜的时候的细心、上每道菜的温馨提醒、时不时的热毛巾;给孩子准备的小玩具,为了让大人可以放心的吃饭,还专门设置了孩子的游乐区域,同时配备实时监控的平板设备……在那里吃饭,感觉是商家一而再再而三确认你们的关系:你是尊贵的客户,我来服务你!
海底捞从来不需要雇人打电话推广,也不需要发传单和团购。
一个好团队不需要销售员,每个人都是服务员。
被服务的感觉
我回想什么能给我被服务的第一次印象?
大四快毕业,赶上工商银行改制,某一天学校里支行的工作人员突然变得非常友好,柜台员工开始对穷学生们说:“先生您好,请问您要办什么业务?”。
还有一次,超市员工都站在门口迎接客户,集体鞠躬:“欢迎光临”。我和同学相视而笑,差点忍俊不禁。
两次经历,我都突然间不知所措,但心里却非常舒服。
最给我留下服务印象的是坐飞机。直到到现在,飞机仍然给人高大上的印象,因为坐飞机总会有服务(虽然现在跟铁路服务的差异化已经不多)。
你们想的对,接下去我正要说:空姐。90年代的热门话题就有空姐,一个非常有档次的职业。空姐给人印象长得漂亮、身材好、态度好、服务专业、在空中无所不能……那时的观念中坐飞机被空姐服务是有钱有地位的人才能享受的,还有暴发户成天垂涎娶个空姐做老婆。空姐之所以代表着高档,因为她们执行着服务。而服务的核心就是“我要服务你”的关系。
而90年代说到火车,马上联想到的就是票难买、脏乱差、拥挤……现在的高铁服务好了很多,但铁路和乘客仍然有点不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而是有些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交通工具的快慢,绝对不是区分飞机和火车给人的舒适感的唯一区别。要是服务好,时间长点儿又怎么样呢?我更想把一次愉快旅程的时间多那么几个小时。
推销者们
大家每天收到各种各样的推销电话,我们真的是感受到非常的烦人:无论是银行贷款、卖房子还卖保险。“不好意思打扰了!”,你们啥时候真的不好意思了!“有一款非常适合您的产品”,你怎么知道适合?他们为什么不能走心点儿?您们到底在传递什么?你真的在传递爱和价值吗?
甚至最近一个要跟我网上课程合作的平台,也用这
样的聊天方式:态度好,却让我没有沟通欲望,因为他说话“太销售”!
销售和服务的区别不是态度好不好,有没有让你消费花钱,甚至主动还是被动,关键在于出发点到底是完成自己的任务还是满足对方的需要。人是有灵性的,总能体会到。
综上所澍
回到我自己,我想明白了我不需要销售员。
我只是用文字、表演、课程、艺术作品去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不是吊儿郎当随意想说什么说什么,我也不是炫耀技巧,告诉大家我比大家看得清楚……那样不可能有什么伟大的价值。
我只有把出发点改为满足精神需求:很多人困惑了,需要找答案;很多人压抑了,需要有释放;很多人迷茫了,需要有方向……若是这样,我才服务到了大家,我的作品才会有意义,若是这样,我周围每一个人都是我的销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