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19年,到底什么是知识?

我印象非常深刻,考研复试时,有一位同是过来参加复试的女孩复试出来后告诉我们老师考官问了一道题,题目“你觉得什么是知识?”

当时,我们其余的复试者都懵了。

是呢,什么知识?

我们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是知识吗?哪些在课堂外掌握的技能呢?哪些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呢?不见得。

你说这些都算知识?

好,那是不是对我们有用的都是知识吗?那些对我没用的是不是就不是知识?哪些没被我们发现的就不是知识?好像也不对。

那你说,知识就是对人类有用的技能,理念。好,那除了人类,对其他事物发展有影响的算不算知识?

我们在百度百科上找到的对知识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另一个则是指学术、文化或学问。

两者都是我们实践中不断经验总结,也就是说只有被我们总结发现的才算知识。似乎看起来挺奇怪的。类似对教育的探讨,只有哪些被发现的真命题才能算得上我们教育研究对象。

哪些本身存在但是没被人类发现的就不算知识了吗?不值得研究了吗?

暂且认同当前的解释。还有一个疑惑,我们学生时代学习的基本都是间接知识,也就是大都来自前人经验总结,很少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知识。学习者和知识发现者始终隔着一条鸿沟。

市面上的知识集合那么多,书籍,影音,电视,杂志等等,什么知识最重要,什么知识是必须掌握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到底什么知识最具有科学性?

按我们自己的思维那就是学完后能适合需要的就是好的,可是教育具有滞后性啊,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能保证你学了十几年后,这个东西依旧是社会刚需呢?

社会日新月异,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