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高考高分作文,读完,回味了良久。
文章写的是一个农家子弟高考前的故事,通篇平铺直叙,没有一点华丽的词句。
因此,第一判只得了36分,第二判42分。
但在复查阶段,一个老师一读再读,最后给了54的高分。
文章写,高考前两天,正好也是农家的麦收时节。
因此,全家人都要收麦子。
少年写自己:“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然后能睡上五、六个小时。”
而到了那天,父亲四点就起了,一个人去了田里。
却叮嘱他,可以睡到六点。
等他做好饭去田地时,父亲已经割了七八垄。
没有多余的话,只问他:吃过了吗。
又割了四五分钟后才说:“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自此,再无他话。
而后,少年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的麦子。最后去了县城,坐到了考场。
文章的结尾是我最喜欢的,他写: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个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
说实话,看完真的有说不上来的感触。
对他那样的农家子弟来说,高考可能就是最郑重也最普通的事。
郑重在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在所有的准备,也不过是让他多睡了俩小时而已。
可能是慢慢长大了吧,所以也越来越觉这样普通的词句最动人。
不饶弯子,不说大话,在想什么就说出什么,觉得辛苦就直言辛苦。
想到自己十八岁时,也喜欢那些漂亮地不像样的话。
就连说我爱你,也要用今晚月色真美。
但现在不了,我爱你就是我爱你,我不要兜圈,也不想含蓄。
就像余华的《活着》描写月光:
月光照在路上,像撒了一地的盐。我初读是在句子集里,觉得这描写也不算很美。直到读到《活着》这部作品,才知道,那是对福贵来说,最合适的描写。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教我如何变得世故圆滑。
但我只想,好好说话。
@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