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史,偶遇一人,名曰郭虾蟆,甚是诧异,怎会有人起这名字,这种好奇促使我继续查了此人的资料,原来也是一个民族英雄。不过大金王朝的民族英雄,一生都在抗御外敌,大概生不逢时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金朝末年的民族英雄郭虾蟆。
郭虾蟆出生在会州(今甘肃靖远)的一个射手世家,家族世世代代都研习箭术,保卫国家。
到郭虾蟆这一代,他和哥哥郭禄大两个人到了年龄便开始从军,开启军旅生涯。
哥俩并肩携手,屡立战功,到1217年时,哥哥郭禄大已经当了会州刺史,此时已经金国已经摇摇欲坠,逐渐呈现土崩瓦解之势了,毕竟距离金朝的覆灭,也只剩下了十七年,郭虾蟆这年也只有二十五岁。
1220年这年,西夏距离灭亡也只剩下了七年,而在这时候,北方的的蒙古正如日中天,铁木真也已经称成吉思汗14年了,西夏末代的愚蠢皇帝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也许今天的我们是站在上帝视角,但确实是愚蠢极了。
1220年的西夏与金国同样都是国家摇摇欲坠,民怨沸腾,但似乎只有统治者觉得还行。于是在邻居蒙古渐渐强大的时候,这两个难兄难弟反而互相打起架来。
这天,西夏派出军队进攻会州城,会州城这会儿的最高司令长官是郭禄大,郭禄大站在城墙上看到城下的西夏将领披挂金甲,甚是嚣张,弯弓搭箭竟然一剑封喉,西夏军队都震惊了!
但打仗毕竟不是一个将领的事儿,西夏军队缓过神来一举拿下会州城,并俘虏了郭兄弟俩,西夏将军知道这俩人射箭技能已经点满,即使二人骂骂咧咧拒绝投降,将军也舍不得杀害,便把这二人带回西夏关押起来。
有逃回去的败兵把二人被宁死不屈但被俘虏的消息带回了金国,金国朝廷知道这种时候士气最重要,找来了郭禄大的儿子任命为官。
转过头来讲这兄弟俩的故事,兄弟俩在西夏估计也因为将军爱才关押得也不彻底,俩人还是想要逃回祖国去,甚至徒手拔光胡子意图蒙混过关(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光头狄云),但悲剧的是被西夏军队发觉,哥哥在这时候做了牺牲,掩护弟弟逃回了金国。
自此开始,因为兄弟俩的忠诚度都被点满,金朝开始重用二十五岁的郭虾蟆,授予他同知兰州军州事的职位,让他继续带兵与西夏抗衡。
西夏朝廷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继续派兵攻打金朝,但总是败多胜少,尤其遇到郭虾蟆,就再也没有赢过了,也许是郭虾蟆的哥哥在暗中保佑着他,郭虾蟆在对西夏的战斗中逐渐升迁,被封为通远军节度使,甚至还授予了山东西路斡可必剌谋克(就是金国的爵位),而在金朝能被授予此类的爵位在此之前也只有女真、契丹等高官显贵,现在当为用人之际,金宣宗便开始一视同仁。郭虾蟆也就当之无愧了。
随着1227年,金朝和西夏互相打来打去的时候,成吉思汗作为黄雀在后面啄死了西夏,据传说成吉思汗俘获了西夏王妃侍寝,王妃坚贞不屈,但假意为之,断其命根,血流不止而亡,对外宣称负伤而死,坊间传言,听之也为一乐。
唇亡齿寒,随着蒙古铁骑的继续前行,剩下孤零零的金国也是朝不保夕。
终于,在西夏灭亡后七年,金国都城也被蒙古铁骑踏破,金朝在法理上宣告灭亡,蒙古派出二十余名使者前来劝降郭虾蟆,郭虾蟆坚决不投降,守着一座孤城仿佛金国最后的荣耀。
三年后,蒙古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十月,蒙古大军并力攻城。虾蟆感到城将不保,仍决意死战到底,集州中所有金银铜铁,杂铸为炮,用以反击蒙古军,又杀牛马慰劳战士,烧毁自己的房子和积蓄,以示必死的决心,日夜血战,拼死抵抗。
蒙古军也无法很快攻破城池,军士死伤越来越多。眼看城破在即。郭虾蟆命人堆积柴草在州官署,召集家人和城中将校的妻女,关在一间屋里,准备亲自焚之。火越烧越大,郭虾蟆率领将士在大火前面拉满弓等待蒙古军攻到。
城被攻破,蒙古兵蜂拥而至,战斗良久,士卒中有弹矢尽绝的,就挺身跳入火中。虾蟆站到大草堆上,以门板掩护,射出二三百箭,百发百中,箭射完了,就把弓和箭扔到火中,自焚而死。据说城中无人投降。
郭虾蟆殉难时,年仅45岁,就这样,生不逢时的金朝民族英雄郭虾蟆走完了他的一生,当地人立祠祭奠他今天陕甘地区也还流传着他的故事,编有《郭虾蟆》秦腔剧还在演出。
今天的靖远城隍庙故址即是该祠旧址,庙中城隍便是郭虾蟆,有兴趣的人路过这地方也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