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师荣格说:“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妈妈焦虑抑郁,孩子一定也不好过。
将来他不一定记得自己考98分、100分时的情景,但一定记得自己考了72分,逼得妈妈自杀。
负罪感会让孩子不自觉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活得沉重压抑,不能安守本心。
比如《小欢喜》中的乔英子。她跟着单亲妈妈一起生活,承载着妈妈的全部期望。
妈妈因为离婚、事业不顺,每天晚上失眠、睡不好,靠喝安神汤助眠。
妈妈要求她第一名,考清华大学,对她各种高标准,严要求。
有一次,乔英子考了第二名,妈妈嘴里说着下次好好考就行了,可转身就借机教训:“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这次考这样,那下次呢?下下次呢?高考怎么办呀?”
严苛的结果是,原本活泼爱笑的乔英子患了抑郁症,痛苦得想跳海自杀。
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
不快乐的父母,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亲们好!一天愉快!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