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周是女儿长这么大最忙,最累,最需要外援的一周,隔着网线我能感受到她的忙乱,疲累和无助。人说母女连心,我为孩子最需要我的时候没有帮到她感到深深的内疚和不安。
女儿长这么大,截止目前我陪她走过了她人生中无数的第一次,唯独这次她人生中第一套房子进家具装柜子我却不在她的身边。视频中看到孩子满头大汗地收拾房子,我心里的自责一次比一次强烈。用女儿的话说:她这一辈子能整几套房,我们还没有去帮帮孩子。
公正的讲,我们是决定去帮忙的,只是结果却并不是我想去就能去的。首先那人退休的手续办的很是不顺利,先是单位的行政去云南旅游了,手续无法及时提交;再是社保局负责核算工资的工作人员生孩子坐月子去了,新来的工作人员不熟悉业务,需要时间学习。这都什么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让我们遇上吗?其次就是女儿新家的全屋定制工期也是一拖再拖,直至帮忙去装修的亲家夫妇等不及离开后第三天才收到组装的通知,用女儿的话说这不是要坑死我们这一对懒人吗?再次就是车票的事了,我想这个暑期的一票难求应该是截止目前的史上之最了吧!亲家夫妻临离开上海时,通知我们过去换班,只可惜我们迟迟没有买到合适的车票。接到全屋定制组装的通知后,我告诉女儿可不可以往后推一推,我们过去以后再约时间组装。两个孩子怕错过时间,再约有困难,就这样他们自己调整时间约了工人上门干活。可惜两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将这事想简单了,他们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监督工人干个活,没什么事要自己做。谁知真到跟前了才发现,期间自己还跑了一趟建材城买配件,装修完的卫生是真的伤脑经。而两个孩子又都是最受不了脏乱差的主,索性来了个连夜大搞卫生。搞到半夜回到出租屋,两个人都被累趴下了,这不视频的时候牢骚就来了。
也是,孩子终归要长大,凡事都有第一次,离开父母更利于成长。就这样吧!还去哪里让孩子吃苦去,真遇到事了,估计自然就会了。
一转眼,小城早晚的天气已有凉意,短袖已是无法胜任了。日子真是不经用,不久前好像还是奶孩子的女儿,仿佛一转眼的功夫就成了他人的妻,一个家的女主人。
丁立梅说:时间是枚小小的银针,人生不过是一指窄窄的布条,实在不经缝。缝着縫着,上面就爬满了针脚。还余多少缝隙呢?有限得很了。你且尽量用愉悦、用平和、用自在填补吧。
早课和闺蜜一起去的,一路上和闺蜜聊起各自的孩子,无疑我们都有个乖巧优秀的女儿。优秀的孩子注定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闺蜜跟我说:她女儿这次只有半个月假,她们一起旅游十天,在家待了三天,其余两天在路上,她都感觉孩子就像没回家一样。说这话的时候闺蜜满眼流露出的失落令我很是心疼,闺蜜的女儿在北京知名大学读博士,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优秀,可这并不代表独居闺蜜就不会有失落。有人说世间所有的感情是为了在一起,除了母爱,为了让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做母亲的愿意经历苦难,忍受别离,只为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
孩子终归要长大,而我们这些做母亲的也要试着学会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生活。这个假期我的日子与以往任何时候有很大的不同,半生忙碌的我,这个假期过上了咸鱼一样的日子。我不知道我应该庆幸这样的悠闲,还是为此感到悲哀呢?
这个假期的每一天我的日子都是千篇一律的,几乎没多大变化,还是习惯早睡早起。早起时先开窗,天光哗啦一下涌进来。我总要傻乎乎地呆立一会儿,看看色彩鲜艳的天空,看看楼下的树,看看对面的人家,都在呢,挺好的。我再探头看看家里的绿植,浓郁而又热烈,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真叫人安心。自从孩子上了大学,家里的绿植成了我的密友,每天我在心里向它们道过早安后,才会走进洗手间洗洗涮涮,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上午的时光多半用来锻炼,中午的时光多半用来干完几乎一天中所有的家务,洗衣做饭收拾房子。下午午睡起来的时光大多都是在文字中流连,不是看别人写的字,就是自己写字给别人看。晚上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精彩,不是约了喜欢的瑜伽课去上,就是窝在家里瑜伽,看书,也会一个人或者被闺蜜约着去散步。
整体而言我对现在的生活模式还是挺满意的,如果那些烦心的事能尽快地解决,那么如此也算是好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