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匠”的成功的启示

润总的2025演讲圆满结束,带给我们普通人的思考才开始,铺天盖地的评论在各个行业炸开了锅。

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但从我个人的角速度来说,收获颇丰,满满的思考......

先说说润总提到的“烤匠”。

1.“烤匠”的火爆

就拿“烤匠”来说。

一个专为过生日的烤鱼店,开门一眨眼的功夫,顾客就排成了一条几十米长的队伍,10轮翻台率,想也不敢想。

目前烤匠有71家门店。在餐饮行业普遍承压的这几年,烤匠却一直保持逆势增长,2022年上半年,平均单店收入同比上涨9.3%;2023年上半年,继续上涨27.7%;2024年上半年,仍保持15.6%的增长。

“烤匠”的发展靠的是工程师的思维,永不停止的钻研,从调料、鱼类品种、餐具、客户等等方面一直在研究,最终做到了是本地人接待朋友贵客的餐厅,甚至有人打飞滴专为吃“烤匠”。

“烤匠”的火爆,靠的不仅是好吃,而且还有满满的情绪价值以及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

“烤匠”的l冷总:“他们再学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每个月有四个一定要开的会。”

第一,是班前会。迎客之前,讲一些服务中的具体案例,如何做得更好。以及给大家打气。

第二,是日会。每天结束,我们都要复盘今天的问题,提出改善计划。第二天就立即改进。

第三,是周会。每周门店班组一起讨论,我们经营情况如何,本月最重要的那1-2件事,进展怎样。

第四,是月会。每个月,我们都要指定本月最重要的1-2件事。1件最好,不超过2件。然后所有人全力以赴做好。

如此循环,永不松懈。

管理是永远的护城河。只有日耕不辍,功不唐捐,让所有员工都把心思放在用户身上,企业才能做好。因为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创造客户。

一个做餐饮的,能想到工程思维、管家学价值、情绪价值,让我这个做教育的惭愧。

2.就业的难上加难

按说我们做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要做好研究“如何办好群众满意的大学”,发挥教育的最大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可事与愿违。

现实情况是今天的学生已经不是20年前的学生,他们是在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的智能化时代长大的,几十年如一日不变的学校管理制度,授课方法、教学大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了。

旧瓶子装新酒,口感能好吗?

可偏偏每年上千万的毕业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

当然也有经济的不景气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培养的学生的方法,理念太陈旧了。

再看看“烤匠”每月四会,复盘改进,鼓舞士气。再想想我们的会,真想骂娘,都是做秀,从不解决实际问题,冠冕堂皇的走过程。

张桂梅在三无条件下办理华坪女高,能改变大山上千名女生的命运。是因为她把教育当事业做,打心底想改变女孩子的命运。即便条件艰苦,照样克服困难,创造出奇迹。

和她们相比,高效的资源、条件好几十几十倍,但为什么就成绩不显著呢?就业越来越难?

培养的学生不是企业需求的。

所以,“烤匠”给高校、给教育者上了一堂深深的钻研课,值得学习和借鉴!

话说回来,各行各业,都应该笔耕不辍,永远钻研,方得始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