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超”爆火看平罗县人才工作新路径

从“苏超”爆火看平罗县人才工作新路径

近期,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火爆“出圈”,成为体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热议的现象级话题。“苏超”的成功,绝非偶然,其背后蕴含的创新思维、开放理念和对资源的深度挖掘整合,为平罗县人才工作提供了值得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苏超”打破传统体育赛事的精英化壁垒,允许职业球员、大学生、上班族甚至个体工商户组队参赛,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生态,满足了群众对纯粹体育竞技的美好期待。人才工作也应如此,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打破传统人才观念的束缚。近年来,平罗县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全面、资源共享、衔接有序、梯次推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不拘一格用才”机制。既不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又注重本土农村实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共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14845名。既注重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专业对口人才,也注重从企业一线、基层实践中挖掘培养有潜力、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共挖掘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0036名。同时,不断加强各类平台搭建,为各领域、各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苏超”各城市将球场变为“城市会客厅”,创新推出“赛事+文旅”融合套餐。“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观鸟+观赛”套餐,连云港举办“海鲜美食节”等,实现了赛事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平罗县有着独特的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在人才工作中,也应善于挖掘利用本地产业优势和文化特色,以产业聚才、以文化留才。近年来,平罗县紧扣“新材料”“新医药”“绿色氰氨”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平罗县实施四大人才工程优厚待遇保障办法(试行)》构建“1+3+N”人才服务保障栖雁体系,不断强化各项人才服务保障,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磁吸作用。同时,平罗县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旅游交通等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生活环境,让人才在为平罗县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独特的生活体验,增强对平罗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苏超”通过赛事,将各市“散装化”的竞争性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品质能,把“十三太保”打包推广到全国人民面前。这种协同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人才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同样需要加强协同合作。近年来,平罗县建立党委(党组)领导联系服务人才专家制度,积极探索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由党委班子联系重点人才、成员单位包抓重点企业、人才专员统筹重点跟进的人才服务机制,强化人社、教育、科技等各部门间的沟通联动,打破职能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为县域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人才动能。

“苏超”的爆火为平罗县人才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在新时代人才工作中,平罗县将坚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发现人才、更宽广的渠道引进人才、更加多元的方式培养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