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问题学生,让每一位孩子快乐成长是教师神圣的职责。问题的学生决定着班级的安定与发展、检验着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很多名师都是从班级管理“问题学学生”的转化、课堂技能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提升专业性,避免情绪化。很多时候是遵循常规有余,而思考辨析能力不足,这导致在平时的工作中极其欠缺专业性。管的多,育的少。用自己的威严、权力在压制,很少用教育的智慧来激励、唤醒孩子
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本书既是教育问题学生的一本“医书”,又是教师科学思维方式的培训教材。本书分三个部分:总论、专题研究、案例。总论部分是用问答的形式介绍了问题学生的类型、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及措施的实施; 专题研究部分分别从问题学生的症状、原因分析、转化策略方法的个人特色“问题诊断学”,引导教师逐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从丰富生动的教育案例中抽剥出问题学生的有效教育对策,着眼于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进行详解。
教师要有追根根溯源的诊断意识,要想想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要思考隐藏在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啊,孩子怎么了?他为什么要犯错呢?有了这种诊断意识,就有利于打通了解通道,有利于通过表象看到背后的本质。
读书思考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教育者应该是学习欲望最强烈的人,同时又是消化能力最强的人。我对自己的期望就是努力做这样的人。在专业方面我有两大爱好,一是读书写笔记,二是分析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读书写笔记是和理论握手;分析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是与实践拥抱。我真的希望自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做“桥”的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