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很悲催的在多伦多二次爆发了。新的一年,从家里蹲开始。在家呆得久了,整个人变得很倦怠。随手翻翻前几年买的《B选项》,还是让桑德伯格给浑身乏力的我一点力量吧。
《B选项》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章是讲如何增强抗打击能力的。桑德伯格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理论,认为想要战胜悲伤情绪,最有效的办法是克服3个P:
自责Personalization:悲剧的发生不是我的错
永久化Permanence:再坏的事情也会过去,时间会抚平伤口
普遍化Pervasiveness:生活是多维度的,不会方方面面都这么坏
面对疫情这种超级黑天鹅事件,我的心情已经从开始的震惊和担忧逐渐变成了现在的麻木和无所适从。不知不觉的,就真的掉进了“永久化”和“普遍化”的大坑里。疫情像一个黑洞,悄无声息却毫不犹豫的吞噬着那个曾经生机蓬勃的我。难道我也患上了传说中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源自一个有些残忍的实验。20世纪60年代,马丁·赛里格曼在实验中让狗狗患上了抑郁症:给2群小狗A和B同样的电击,不同的是小A可以通过控制面前的杠杆来切断电源,可小B无论怎么碰触杠杆电击也不会停止。小A很快就学会了通过杠杆来停止电击,可小B却什么也做不了,绝望的等待着下一次电击的来临。实验结束后,小B被诊断出了忧郁症。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2群小狗被放到同一个有障碍物的笼子里,当小A在笼子里受到电击的时候,它会很自然的跨过障碍物逃出去以躲避电击;而小B在遭受同样电击时却只会嗷嗷惨叫,并不尝试着逃走。赛里格曼把小狗B的这种反常的举动,定义为习得性无助感。
拓展到人身上,当人们反复尝试一件事却一再失败的时候,很容易泛化这种无助感,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法成功了,从而丧失了尝试的动力,连原本可以完成的事情也做不好了。
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习得性无助的大坑。不过没关系,努力爬出来就是了。回顾那3个P,我觉得最要紧的,就是打破“普遍化”这个纸老虎。先从最小的事情出发,圆满完成一个能力范围内的小目标,给自己增加一点点的掌控感和成就感。然后借着这份小小的动力,继续完成下一件事情。正所谓“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相信时间复利的威力。也许我们无法掌控生活,但我们绝对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将生活引向我们想去的方向。
今天需要完成的第一件小事就是在简书更文。我做到啦,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