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2666》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这四位学者在各自的国家翻译、研究阿琴波尔迪,最终在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相识并成为好友,随后,一种罗曼蒂克的感情在这一女三男之间渐渐萌发……一个偶然得来的小道消息让人相信阿琴波尔迪最近忽然在墨西哥现身。于是,这四位评论家中的三位飞往墨西哥,来到一座名叫圣特莱莎的破败城市……
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正在一天天地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他的妻子劳拉因为迷恋一位住在精神病院里的诗人离他而去,如今他独自和十七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墨西哥边境的荒凉小城。有一天,他决定把一本在整理书箱时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悬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的是看一看这本抽象的数学著作“如何抵御大自然的攻击”、“如何战胜沙漠天气”,“这样风可以在书页间游走,选择它感兴趣的问题,翻动并撕下那些书页”。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出场,他就职于一家纽约的杂志,因为一场在墨西哥举行的拳击比赛被派到圣特莱莎进行采访。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当地的媒体人,还结识了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法特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在受到连环谋杀案的威胁,不断有当地妇女遭到杀害、强奸,然后被弃尸野外。法特试图采访、报道这些骇人的命案,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记录了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超过100位女性在圣特莱莎遭到谋杀的案例,警方一直未能破获这些命案,也无法阻止这些案件的继续发生……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阿琴波尔迪终于现身。而他的故事要从童年讲起。这里讲述了一个出生于海边农村的孩子如何迷恋一本名叫《欧洲沿海地区的动植物》的书、如何成为一个日趋败落的庄园里的少年仆人、如何开始读小说、如何入伍走向“二战”战场、如何在战争中经历种种奇遇、如何在战后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让自己落入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境地、如何与发生在墨西哥的谋杀案发生联系、如何决定前往圣特莱莎……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 (Roberto Bolano,1953—2003) 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译者:赵德明,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翻译家,青岛大学外语学院特聘专家。最早将巴尔加斯·略萨译介到中国的人。
精彩书评:
壹:
盛名之下,也许我依然会买它,但若非打发无聊,我不会打开它,只会用来装饰书橱。毕竟它太厚。上次一气读完这么厚的小说(《尤利西斯》,金隄译)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此书如一块厚重的带血热淋牛排,须一鼓作气解决掉,绝不能留半块到下一餐,遑论隔夜。同时,又务要细细咀嚼,切忌狼吞虎咽,否则便会消化不良。
我没有一目十行,我细嚼慢咽,理解每一句话,不放过每一个词。
我一气读完。
我做到了。
然而,依然感到消化不良,并非比喻,是生理上的,我的胃和胸口填得满满当当的。
只能是:这块牛排实在太大了。
但70万字虽不少,也不至于吃撑,《水浒传》咱也啃过好几回咧。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是一块浓缩牛排,就像浓缩咖啡。
语言冷峻,毫不罗嗦,和承载的内容相比甚至过于简洁——70万字已经是浓缩过了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和《2666》比简直就是索尔仁尼琴笔下劳改营里喝的稀粥。
业余读者的嗅觉告诉我这本书和我别的阅读经验的亲缘性:
如果说,《绿房子》的穿插结构是任意褶皱的纸团,展开后是一幅二维地图,《人生拼图版》的叙事基于精心构建的三维房屋,每个房间都是空心的,那么《2666》则是浑然天成的板砖一块,实心(案件罗列),厚重(不像前二者炫技),足以砸出一起起血案。
一块镌刻着奇怪花纹的砖。
《2666》的技巧藏匿于文本中,而不是作为框架支撑文本,这是它的高明之处,避免了元小说常见的“形式大于内容”的诟病。文中充斥着大量虚构的作品、引文和对这些作品的评论,某个角色的身世戏仿《百年孤独》,等等,不一而足。末章最为有趣,不免让人想起《玻璃球游戏》。
简洁是此书语言的基调,但绝不单调。首章有着英国式的反讽俏皮,次章用哲学般的严谨语言讲述带迷幻色彩的故事,仿佛《哈扎尔辞典》,第三章是美式硬汉侦探小说的明快有力,第四章是新闻体和典型拉美叙事的杂糅,末章是透明的童话风格,还有对苏联文学惟妙惟肖的反讽(高尔基的来信让人绝倒)。
节奏感,此书堪称完美。那种从舒适的学院走进严酷沙漠、在烈日下口干舌燥到几乎无法支撑、这时突然可以纵身跳进大海的快感,只有读完全书才能体会。
贰:
一开始你不相信一个作者可以想到什么说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从小我们就知道写作文要有“中心思想“不是?2666的情节,故事套着故事,枝枝丫丫的,无所不包,就是找不着中心思想。 我跑到鬼子的bolano论坛疯狂提问(因为国内没太多人看2666),阿根廷农场那个故事嘛意思?那个砍手的画家嘛意思?这个画家跟他们仨批评家有嘛关系?难道就是出来打个酱油?打死我也不信。我自作多情地编派了一堆“中心思想”期待求证。
鬼子的回答我概括一下基本是这样的:没想得你那么深奥,你的理解非常有意思,不过我觉得Bolano描写的众多支线人物来来去去,有的人物甚至就提了个名字从此就再也不出现,这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在别人的生活中来来去去,有时候可能交叉一次再不相遇。生活就是这么一个蜘蛛网,每一个人物都是网的一环。。。
鬼子的理解是Bolano只是按照“现实“而不是“戏剧冲突”“编排“了故事——所谓现实就是人物的出现不是为了情节的发展不是为了说明一个中心思想,现实是我们在某个人的生活中可能是A角B角,而在另一些人的生活中就是匪兵甲乙过路群众丙丁。。。
换句话说Bolano写了很多打酱油的人物和情节。而他牛叉的地方在于把打酱油写得像透过凹凸镜看西洋景。或者说他把非常哲理的东西写得非常打酱油(记得当年第一次听说Bolano的大名是西语老师顺口提到他,说,‘怎么说呢?他把非常哲理的东西写得非常好玩。‘)。
跟打酱油相配的是极端的细节描写。写两个警察去小摊买吃的:一共买了6个肉饼,3各带酱料的,三个不带酱料,都很辣,两罐可乐。然后他付了钱,转身朝某地走去。洗碗,他不用“洗碗”这俩字,而是先洗了杯子,然后洗了盘子。聚会,谁点了咖啡,谁喝的是茶。这些跟推动情节发展没有任何关系,产生的阅读效果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只是对我们这种唯‘中心思想’论的中国人——你本能地期待这极端的细节是有深意的,比方说,啊,为什么买了三个带酱料的?后面一定会发生什么吧?然后你等阿等啊,什么都没发生,后面继续别的故事了。。。你忍不住骂娘,nnd, 搞什么嘛,就这样了?
其实整个这书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你等啊等啊(跟追Lost一样)等着真相大白的最后一部分,然后。。。就这样了。。。抱歉我剧透一下,最后的grand finale并没有真的揭开悬念。。。其实,整本书的最后最后部分关于某个冰激凌发明人的那段叙述不正是主角(也是作者本人)的生平总结吗?-
Fürst Pückler 是个伟大的旅行家,植物学家和园艺家,他有他的光荣和梦想,他以为他死后会以无数游记永垂青史,永远不会想到最后是他发明的巧克力/香草/草莓三色冰激凌(貌似就是我们的三色杯? )让他的名字在德国妇孺皆知 。
其实如果非要给这本大部头强加一个中心思想,也许就是这个冰激凌发明家的故事吧。人生/世界/生活是很多东西,有的人以为自己会传播光荣和梦想,最后只是把冰激凌发扬光大,有的人以为自己不过是个扫垃圾的(没记错的话Bolano本人就做过垃圾工?),而最后被世人所知的不是他的流落街头不是他的荒唐岁月,而是他的传世名作。
至于这个莫名其妙的2666的名字,编辑在后记里提到了Bolano另一篇小说的一段(虽然还是没有解释2666这个数字本身):-
Guerrero大街在这个时候就像一个墓地,不过,不是1974年的墓地,也不是1968年的,也不是1975年的,而是2666年的墓地,一个遗忘在死人或者死婴眼皮下的墓地,那只冷漠的眼睛想要忘掉什么,结果却忘记了一切。
不知道是不是这只‘冷漠的忘记了一切‘的眼睛,看该书有一种深深的幻灭感。以至于如果非要给人生强加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打酱油吧。
叁:
看到满篇满章都是这本书多么伟大,是本世纪最为绝决的著作,超越了所有的作品的宣传,我就真心觉得够够的了。
尤其讨厌看到说“某作品是某世纪最伟大的作品,超越了某某作品”的推荐语,就已经从心底生出几分厌恶之气。说超越某作品,请问有哪一种文学形式能够完全替代另一种么?难道文字的张力给每一个阅读者的感受都是相同的么?它就是比它好?怎么好,无非是技巧上、语言上、情感上、思想上、历史深度上、社会影响上,纵然是这些层面上的好是真正的无与伦比,是真正的超越。但是请问,它带给阅读者的阅读感受也能完全超越么?我不相信,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同一本书都能留下不同的感受,更遑论是不同作者的作品了。
因此,这种夸大式的、毫不谦逊式的、带有心虚气质的推荐语,建议各位出版商真心收一收吧。能不能真诚地对那些想要阅读的人说一说您出版的作品它想要传递给阅读者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谦逊地将您出版它的理念与信仰告诉我们。而不是把目光穿透阅读本身而直射入金钱,这样,对作者,对读者,甚至对那一排排铅字都是一种玷污。
我很想读一读这本书。不是因为所有夸父追日式的绝望宣传。而是因为,我在朋友的微博里看到他为这本书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世上再也没有比波拉尼奥更悲伤的人了。真想为2666痛哭一场”。
看到这里,我决定来读一读。
我想读一场世界性的忧伤。而非是要读一本超越《百年孤独》的作品。
真正的书评,待读后再来。
到时,我一定会以一个最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凭自己本心的感动与个人的阅读体验来分享我的阅读感受。
肆:
大凡拉美当代作家都有过流亡的经历,比如胡里奥•科塔萨尔,比如罗贝托•波拉尼奥。地理的无根性与半生的漂泊是时代强加给他们的命运,他们对这心之念之的土地并无怨念,这土地上的一切早已融入其血脉,即使生命的终结也无法浇息胸中块垒,唯有借书写,才得以回望故国,直抒胸臆。从《荒野侦探》到《2666》,波拉尼奥始终将墨西哥作为其创作的根本。如果说,前者是作家以年轻之身回顾那段荒唐的青春岁月,找寻理想与存在的意义所在,那么,后者无疑更为绝望,是他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身后这片土地的最后回眸,目光所及已不再是青春期的愤世嫉俗,而代之以无可奈何的悲凉况味。
《2666》由相对松散的五部分组成,看似没有直接联系,却因为有共同的地点(墨西哥荒漠小城圣特莱莎)、人物(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和事件(圣特莱莎连环杀人案)贯穿始终,而有了一种若有若无的关联。故事始于四位大学教授对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的追寻之旅。若是仅仅以开篇来判断,这或许是另一个《荒野侦探》式的故事,然而波拉尼奥显然无意于此。较之前作单线条式的对青春期记忆的挖掘,《2666》结构上更为庞大、复杂,情绪上也更为阴郁、内敛,它满含着作家对世界的失落与绝望。比如,同为墨西哥荒漠腹地,却因为波拉尼奥前后心境的不同而判若云泥:曾经充满希望的应许之地,转眼间却成为恐怖与暴力的直接指向——这俨然是一片隐匿于“无边的黑暗”之中的罪恶天堂:位高权重者滥用权力,官商勾结,凶案频发,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生活于其间的人们苦不堪言,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置身于这“炼狱”般的无边黑暗之中徒呼奈何。
这是一本绝望之书,由波拉尼奥这个对世界彻底厌弃者一一写来。《2666》自始至终弥漫着某种隐隐约约的不安,前三部是间接、隐晦的表述,随着叙述的逐步介入,恐怖气氛漫卷而出,在第四部《罪行》中达至最高潮。《罪行》讲述发生在圣特莱莎的系列连环杀人案。作家以旁观、中立的态度,冷静、细致的记录,用近乎雷同的细节刻画,一一罗列出200位受害女子的身份、年龄、体貌特征等数据,叙述冷酷无情,未曾夹杂丝毫感情色彩,一如冰冷的刀锋划过,令人不寒而栗。
写作《2666》时,波拉尼奥曾说,“我满头白发,面颊干瘪,布满伤痕。每个伤痕都是要我白费力气去回忆的故事”。他的绝望是显而易见的,即便他态度克制、笔调冷淡,我们也能轻易地从中找到那无处不在的厌倦与压抑情绪。比如,书中涉及到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更耐人寻味,更具有现实的返照。皆因作家清楚地认识到,在强大的社会黑洞之前,知识分子的孱弱与无用:他们饱读诗书,耻于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置于如此境地之下,其命运自然不难想象——要么在现实与内心的双重煎熬之下日渐陷入疯狂境地,如第二部中以书为镜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要么在极权统治下的大清洗运动中被无辜牵连、彻底消失,如第五部中以科幻小说讽喻现实的苏俄作家伊万诺夫;要么只能以铁石心肠应对身边显见的危机,漠不关心,在象牙塔的蔽荫中只问学术不问时政,如第一部里的四位大学教授。
于这苦难的生存现状,波拉尼奥自有其切肤之痛。他认为,真正的作家首先应该是“有责任感和理智成熟”的人。这是作家对现实对世界的清醒认知使然。因而,他的书写不是平面的,虽以墨西哥作为写作的原点,却并未将视线囿于一时一地。沙漠小城圣特莱莎并不是现实世界的某个特例,罪恶无处不在。在《阿琴波尔迪》一章里,他一改前文冷静、沉郁的笔调,从作家阿琴波尔迪的人生履历入手,由少年、青年而至中老年。随着如编年体史书般的生平描绘,波拉尼奥在时间之河里回溯,由此及彼,由个体而至全局,展开的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追述:两次世界大战、反犹风潮、苏俄大清洗运动。我们知道,历史是未来的镜像,未来是现实的衍生,现实则是未来的缩影,欧洲历史上的苦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拉美现实的预演。可以说,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真理。
如同波拉尼奥自身的无法归类,《2666》也是一本无法以通常规则所界定的小说,浩大的篇幅、众多的人物、枝节蔓生的故事,皆可看作是作家反情节、反解读、反阐释、反归类的写作理念的完美体现。而于其中,对现实的书写再现是唯一可供辨识的符号。波拉尼奥眼中的现实是真实存在的现实,历历在目、清晰可见。这世界残酷、破碎如撕裂的伤口无法愈合,鲜血正从中汩汩而出。他无意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来消解这真切的疼痛,于是,这满纸的悲凉,席卷过故事与人物,又卷过作为旁观者的我们。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搜索:peng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