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元宵的烟花后结束,一段变得越来越奇怪的时光,大脑像刷了机的手机,空空如也。平时看的书放了下来,反倒是捻起了之前毫不关心的泡泡剧和手机游戏。联欢晚会是不看的,麻将也是没打的,站桩,打坐,羽毛球也都就这么一言不合的停摆了,走亲访友,家长里短,大脑的CPU在这段闹哄哄的时光中就这么一下子的停了下来。对生活和学习而言,仪式感是重要的,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毅力的大小。可就是这么的奇怪,所有的仪式感在春节这段时光里一下子荡然无存了。大脑像个没有了管家的杂物间,所有的碎片只有闯进来,没有了扔出去。也许是长久以来“春节就应该这么过”倒变成了另一种扎入内心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甚至一直延续到了元宵,不过了正月十五是没心思看书的,是没心思学习的,没心思工作的。本来,内心是很向往着能够安安静静的度过这段时光的,喝喝茶,看看书。可还是低估了这种仪式感的威力,它任由着从白天虚度到黑夜,任由着吃变了体型。
正月十六貌似蕴含着另一种强大的仪式感,它粗暴的按下了CPU启动的按钮,让它开始嘎吱嘎吱的运转,空间里充斥了大量的碎片,庆幸着我还算是一个善于自动升级的人,没有让自己忙到手忙脚乱的去到处寻找弗拉格蒙特的软件。留下一餐与友人的家庭聚会,其余的统统扫去。
友人爱好收藏,更烧得一手好菜,会为一道古法羊汤而遍寻宋代古食谱。于是携妻带女与友人一家小聚,茗茶美食。席间也正因了美食而引出了许多的感性的话题。
觥筹交错的闲余向友人取经烹饪,友人说:其实诀窍简单有三,一是精挑食材,二为精制佐料,剩下的,都交给了时间。
之前我也深爱读《闲情偶寄》的饮馔部,对其对待美食的哲学态度很是赞同,而经此一席,更深的体味到了在此态度之下而做出的美味。态度决定着一切。
聊着烹饪的诀窍,进而聊起了学习的方法。时间总是在暗地里微妙的改变着一切,精挑和精制表明了态度,书籍有如食材,方法犹如佐料。人们很难再如前人般从过去的经典中一点一点的系统的学习,而如何精选,则是每一个人需要深思的。
而今如此庞杂纷乱而未经分辨的信息,犹如巨大的碎片,以互联网的形式存在,便利着却也干扰着我们。建立自己的碎片处理机才能好好的生活,不负了光阴,在这个纷乱的弗拉格蒙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