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程俊英先生认为这原本是一首描写民间妇女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后来被官方采纳进行改编之后,成为了慰劳服役将士的雅乐(因此被归在了《小雅》而非《国风》当中)。
第一节,“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棠棣孤独生道旁,果实累累挂枝上。国家战争无休止,服役日子又延长。时间又到了十月,女子的心中伤悲,征夫没有闲暇。
第二节,“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棠棣孤独生道旁,叶子繁茂在生长。国家战争无休止,我的心中真哀伤。草木如此葱茏,女子心中伤悲,征夫不能返乡。
第三节,“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登上那北山,采摘枸杞子。国家战争无休止,心中担忧爹娘。檀木的马车已经破败,拉车的马匹疲惫不堪,征人回家的时候快要到了!
第四节,“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战事未结人未回,心中十分痛苦。归期已过人未返,平添心中忧虑。卜算一番都合意,说是归期就在眼前,征人不久就能还乡。
杕(dì),树木独立的状态。杜,赤棠梨。有,句首语助词,无义。睆(huǎn),一说颜色鲜艳,一说果实圆浑。实,果实。靡,没有。盬(gǔ),停止、止息。嗣,延长、延续;古代行军规定,春行球返。诗中没有说出发时间,但是到了赤棠梨结果之际,肯定已经是秋天了。秋天了还不能回去,所以说是“继嗣”。
阳,农历十月,又名阳月,天气回暖,也就是俗称的“小阳春”,在《小雅·采薇》中已讲过。止,句尾语气词。遑(huáng),闲暇。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陟(zhì),登山。言,语助词,无义。杞,枸杞。忧,一说是征夫无法归家,使父母担忧;一说征夫担忧此父母无人赡养。
檀车,役车,一般是用檀木做的,一说是车轮用檀木做的。幝(chǎn)幝,(马车)破败貌。牡,公马。痯(guǎn)痯,(拉车的驷马)疲劳。
匪,非。载,装运。孔,很,大。疚(jiù),病痛。期,一说是服役的期限;一说是提前约定好的归期。逝,过去。恤(xù),忧虑。卜,以龟甲占吉凶。筮(shì),以蓍草算卦。偕,合。会言,合言,“言”为语助词,无义。迩(ěr),近。
诗以常见的“有杕之杜”来起兴(前面至少讲过两首同名的诗),兴中有比,以孤独兀立在路边的赤棠梨树来比喻征战在外的征夫。赤棠梨树孤独无依,征夫在外服役无法与妻子和家人团聚。
后三节,承接起兴,自然赋成,将征夫在外的遭遇,一一道来:先说服役延期,到了秋天仍不能归;再说目之所及的草木,郁郁葱葱,都成了征夫眼中的愁绪;再说心忧父母,却无力奉养的苦楚,车敝马乏,归期仍旧未定;最后,痛苦已经到了极点,只好寄希望于占卜,占卜的结果是离回家之期不远,可征夫的心中清楚,这很有可能只是奢望——搞不好,他们还要继续坚守下去。征夫殷切盼望归家而不得,心绪不宁,焦虑痛苦,可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明天。
诗经专题第169篇,总第16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