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晴朗
弟媳妇要上门了,婆婆带着我们给她倒腾房间。
这不,婆婆翻箱底儿,翻出了老多的古董和故事。
(一)装嫁妆的“行李箱”:高粱秸秆编织的,外面贴上漂亮的包装纸,里面粘上报纸。报纸上的日期是1980年2月15日。
婆婆和公公是媒人牵线促成的婚姻。
大约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媒人带着婆婆去镇上的大集上,远远地看一看相亲对象,说要是相不中,悄悄走掉就完了。婆婆一见对方小伙儿,就是个老实、能干活、过日子的人,就没走。两个人就一起买点饼干,说说话,完了各回各家,这门亲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期间双方家长会进一步去打听对方的家庭情况和为人品性。一般不会悔婚,去打听情况主要是图个安心。
婆婆和公公第二次见面,是那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奶奶让公公骑着自行车去接婆婆来家过节,刚好几个姑姑也回了娘家,大家凑在一起认识认识。
后来快过年了,双方打算谈婚论嫁。公公又去了婆婆家一趟,丢下礼品,饭都没吃就走了。期间各种礼节仪式,都由媒人和双方父母做主。
他们第四次见面,就是领结婚证的那天。然后,过完小年第二天,公公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就把婆婆接回家了。婆婆穿着一套身新衣裳,胳膊挽着用包袱布包着的“行李箱”,坐在公公的自行车后座,就这么嫁过来了。行李箱里的嫁妆,就是几块花布。
艰苦年代,一切从简。他们跨过恋爱阶段,直接过起了日子。
他们忙着挣工分,出门的机会也不多。婆婆赶集回娘家,都是用这个“行李箱”。这样的箱子,当时也是稀罕的时髦物件儿,别人还不一定有呢!
(二)粮票和超生罚款缴款单
公公和婆婆一起过了快40年了,他们相互扶持帮衬,从来没有打过架。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日子风平浪静。
每年过年,婆婆都要念叨“奶奶截走卖猪钱的事”。原来,婆婆那年买了个小猪仔,外公提供猪食,好不容易养到腊月,准备卖了钱来补贴家用,再买个小猪仔养着。结果,公公卖完猪,在回家的半路上,遇上了我们奶奶。奶奶说,家里今年欠下好多饥荒,需要咱们家这么点钱来填上。
“她一分钱都不给我留啊!我们都分家单过了,猪仔是我买的,猪食是我爸爸拉来的!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就指望着这些钱来过年呢!她半路上就给俺截走了!”婆婆每年都悲悲切切地念叨一遍。
“咱们分家的时候,每个儿子都是一间房,一口锅,一个炕,别的啥都没有,就是每家分了几百块的饥荒(外债)。你们还有两个叔叔没娶媳妇,奶奶也是没办法了。就咱家有这么点钱嘛,不就得支援支援嘛。”公公说起来也很伤心。
“是啊,你三婶婶,种点麦子,交了公粮,再交点“家粮”给你奶奶,完了就剩下一袋子麦子了,都不够养活你三弟弟的。急的你三婶婶,抱着孩子直哭。后来,你三叔叔出去打了一冬天的工,才拿回点钱来过个年......”
80年代,计划生育特别严,但公公婆婆懂的节育知识特别少。几次流产之后,婆婆又怀上了,害怕再次流产会没命。他们商量后,决定把孩子生下来。从此,婆婆走上了东躲西藏的日子。计生干部又特别认真,一家亲戚一家亲戚地搜查。婆婆在逃亡期间学会了大着肚子翻墙跳墙。
孩子生了,就得交罚款,不让不给上户口,不分口粮和地。从收据上看,这个罚款还是分期付款的。
同时,公公的公职也丢了,他从水泥厂的车间主任变成了一个普通农民。但全家都毫无怨言。
“别看咱们家两个儿,我们可是没有打什么饥荒,还供他们上了大学,盖了新房。”婆婆说起来,也是一脸骄傲。
“实诚,能干活,过日子”,婆婆的择偶条件怎么和俺一模一样呢?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