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老员工不愿意带职场新人
在我们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看上去习以为常但却又难以启齿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这种事情笔者也遇到过,但是我一般以泰然处之的态度去应对。不知道各位是怎么处理和解决的呢?在工作中,我们免不了和一些新人接触(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实习的大学生),从刚入行,到知晓业务流程以及工作内容总会有一个过渡期,但是在这个过渡期内,作为一名新人一般面对刚入手的工作,难免有些不适应,那么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一些老员工,领导,主管等等。但是有时候,作为一名新员工,在工作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只能向老员工请教、求助,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老员工总是推脱,有时虽然口上答应了,但是真正在帮忙时也会表现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讲述老员工为什么不愿带新员工,以及作为新员工如何在不利的职场环境下求得生存,迅速发展成为
独挡一面的职场精英!
首先老员工不肯带新员工第一个原因是:新人带起来麻烦,费事,而且吃力不讨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笔者我也是从新员工走过来,然后慢慢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名老员工,对这个肯定深有感触了(最有发言权了),所谓吃力不讨好,就是你费心费力的去指点新员工,指出他们做的不合理的地方,还要告诉他们怎么去解决这一问题,你说累不累?然后告诉他们后,有些执拗的热血青年(一股刚强之气)还不一定听的进去,甚至还会跟你闹起来(当然这只是少数)。而你花费那么大的精力,那么多的时间去指导,足够你重新把这件事情解决两遍了。这种工作效率,不会涨一份工资,也不会为你增加一分人气。这种买卖,谁干?带新人,这不是给自己没事找事么?
其次呢?老员工在谋得自己基本的生存下,再去带新员工,怎么说也说不过去?作为一个老员工,我与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帮你?这就牵扯到利益关系了?俗话说的好,帮助别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所以有些新员工觉得别人帮助他是应该的,如果不帮助我,事情是没法干下去,活永远做不完的这种思想态度应该端正一下。不然的话永远没有人愿意帮助你的。当然也有例外,就是有些新人进入职场前走关系户,打过招呼就另当别论了。如果作为幸运儿的你进入职场后,能够碰到一个心甘情愿带你,且不求回报的老员工,那么请你好好珍惜,因为这种机会是万分之一的。
最后,老员工不肯带新员工的最后一个主是:这个世界太残酷!俗话说的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职业圈里面,能力和才华决定一切,谁好,谁优秀,谁有特色,那么企业就决定用谁。可能今天我与你是朋友,明天就可能成为敌人。对于老员工说,自己在职场上,通过若干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凭什么我要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你,我将我的一切给你后,相当于我在这个职业圈内多了一个对手,以后升职加薪就不易了。职场就是这么现实,所以有些新人就不要抱怨老员工为什么不带新人了?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针对性帮助新员工来慢慢化解这种矛盾。
第一点:端正工作态度,主动融入公司这个大集体,大家庭。举个例子哈,笔者有个同事,也就刚实习那会儿,毕竟我和他刚进公司不久嘛,对公司的工作环境不是很熟悉,也没认识几个人。然后第一次被领导分配任务,我和他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小组,然后每个组的组长性格不一样,对待我们这些新人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不一样。我那同事平时大大咧咧,说话一直是直言,不加思考。做事有点拖拉。但他的组长呢?性格比较严谨,思维更加缜密一些。有一次开会,他在会上开了个玩笑,吹嘘他自己已经把手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大家以为他说的是认真的,后来到考核的时候,发现他只完成了一半,当他组长问他原因时,他说他当时开了个玩笑,但是他组长说,在我组里,玩笑开不得,当然生活上琐碎事除外,然后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后来他回来跟我抱怨,我说这事怪不得你组长,只能说你没把握好轻重。你们组都是些认真负责的同事,他们说话严谨,效率又高,你应该珍惜这样的大环境,他可以改变你,但你却这样做,是不是与他们的思想背道而驰,好好冷静下来想想吧!后来我那同事,慢慢的开始改变自己,与自己所处的那么小组相处的十分融洽,业绩与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很多!
第二点: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向上级反映问题,而不是推脱逃避责任。
新员工在初入职场的时候,有很多东西不是很懂,但是不能怕事,万一搞砸了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个责任?而是要想着尝试去做,因为你只有自己做了,才能在做的过程中有思考的余地,你做都不做,别人怎么知道你会不?怎么来帮你指出问题,且解决它们。还有就是要累积这些问题,慢慢的由不会变成自己一个人独立解决。这样你才会有所进步。在会做之后,还要想办法提升效率,掌握了技术还不够,还要掌握高校的方法才可以,企业都是注重效率的,新人在每次总结问题后,还要学会思考有没有更好更快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去请教老员工了,因为他们多年来推断出来的结论往往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数倍,所以要记住他们那些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并记录下来改进提高,这样你才能在职业圈中站住一席之地。
第三点:要检查复核自己所作的工作,争取一次性做对!新员工在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时往往会粗心大意,遗忘一些重要的关键点。比如这个收据没有写日期,然后就是这个表格缺一个重要的选项什么的,而这些问题时最考验新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认真仔细的。所以看似很简单的问题,要一次性做对就得多留个心眼,一些企业就很看重这一点,他们往往挑选一些仔细认真,考虑全面的员工留下来作为他们坚实的后盾作为保障企业生存发展的武器!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新员工,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平心静气的完成各个小目标,最后走上人生巅峰!
第四点:不断的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很多新人都觉得,工作之后就不用学习了。可是,在职场中如果不能时刻保持学习,是会被淘汰的。所以笔者建议新员工围绕工作相关方面进行学习。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时候都是纯理论,学得快,忘得也快。但是在工作中,通过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会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会有很多新的收获,你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的啊。(从而加深了自己的见解)在工作中,也很忌讳遇到不会的问题,直接去问老员工,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那样即使寻求到了帮助,也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忘记。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调查、分析等,将问题反复琢磨,同时联系理论知识,经过思考之后,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去问老员工,就可以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学习,专业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经验也会慢慢积累,这才是基于经验的专业判断力。这样才会有进步哦!
第五点:对自己要求高一点。
前面讲到把简单的问题一次性做对,但这样还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这只是作为员工最基本的质素,要想在企业站得住脚,必须给自己定个高标准,不满足于仅仅是完成这个层面,而是要在工作中做出新意,发现大陆。比如,自己探索出了更便捷的工作表格,或者发现了以往工作的漏洞,亦或者是为公司挽回了损失。很多人会说,这不是拆老员工的台嘛,但是我想,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只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视,利弊可以自己权衡。处处留心皆学问,给自己定个一般标准,只能得到低于标准的回报,定个高标准,那么一定会收获更多。在起跑线上先别人一步,那么不久之后,你一定可以脱颖而出。
职场就是这么现实,所以,不要抱怨老员工为什么不带你这个层面,而是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更持久的发展!只要你做到了以上五点,就可以赢得老员工的欢迎和亲睐了!相信你在以后的事业中做得风生水起,从而达到行业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