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中,印章是重要的辅助依据之一。要了解印章的奥秘,必先了解其发展历史。我国印章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据目前可靠的材料来看,远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代便盛行了刻字(甲骨文,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文字记录生活所用,笔划尖锐锋利,结构秀劲简古),由是便成为治印的开端。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印章(那时印章称玺,多写作"鈢",现在把这类印章称为"古玺")在上面刻铸的文字是那时应用的"籀书"(籀书,又名大篆,周代周宣王时的大臣太史籀看到古文字过于简单,数目太少不便应用,于是把它加以整理,并增加了一些,便成了"籀书"),和周代青铜器以及石鼓文上的文字基本相似。古玺大、小及各种形状都有,大者二三寸,小者二三分,有白文、朱文两种。秦代是由"籀书"演变为"秦篆"(即篆书)的时期,印文多为"篆书"。篆书,又名小篆。由于晚周时期的文字现象混乱,诸侯列国各自创造文字,互不相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其大臣李斯根据当时的文字加以整理创成了小篆。现在所见秦代的钟、鼎、泉币、度量衡、碑版、刻石、瓦当等上面的文字多为小篆。当时对印章的名称也不一致,帝王称之为"玺",大臣以致平民称之为"印",因此印的名称是从秦代开始的。常见的秦印大致有三种:第一种尺寸较大(皆白文),带有田字边框,或双田字边框,官私印都有;第二种印尺寸较小(约三公分),印文朱白均有,以朱文居多,有的近似"籀书",也有篆隶的,多为周末秦初在秦代文字未统一前的"私印",故名"周秦小玺";第三种为长方形,白文居多,带有日字边框,叫"半通印",还有的是圆形印、椭圆印,个别也有朱文的。汉代印章达到灿烂兴盛时期,以白文居多,由小篆演变为"缪篆"(又名摹印篆、汉篆。还有一说,缪篆是当时一种刻印章用的书体;或有解释缪字的意思说,"一曰绸缪也",绸缪就是纠缠或束缚重叠,象根绳子缠绕在一起。但在汉印中所见到的篆体多是平直方正,与绸缪意思不大合)。缪篆的篆法平直方整近似隶书,浑厚多姿,外拙内巧,富饶情趣。还有一种是"急就章",多半是军用官印。当时来不及从容制作,由专业工人刻凿速成。这种印章的刀痕显明,笔迹锋利,不加修饰,歪歪斜斜,又别具风趣。汉代的"私印"种类较多,从印文制作来看,有白文、朱文、朱白文相间、回文等;从形式来看,有一面印、两面印、多面印、母子套印、巨印等;从字意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吉语印等。 后人这样评论秦汉印,"刻印,其篆刻别具天趣胜人者,惟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全在不蠹,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 魏晋六朝时代继承发展了秦汉印的优良传统,并发展了多字印(一般所指之汉印是连六朝印也包括在内的)。封泥印是印章的副产物,自从有了印章,封泥便应运而生。因为古时的印泥没有现在所用的红色油质印泥,而是用胶质的泥土来盖印,用在封缄上,和现在的火漆相似。因为泥质坚固,传流到现在还不坏,可以用墨拓下来,作为考证学习之用。盖封泥用的印章多半是白文,印成封泥后,便翻白成朱,笔划更加清秀圆润,边沿的式样也是自然形成的。使整体古朴别致,别开生面,增加了印章的浓厚趣味,为刻制印章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材料。隋唐印章是由于当时执政者主张用大印,有的官印面积将近四寸之大,全用朱文,随意将印文弯曲折叠,大兴所谓"九叠文"(又名上方大篆),这种九叠文有的把字形改变,是极为难识的。宋元以来,继承了前代的发展,印章又逐渐为贵族和士大夫所重视,把刻印也列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如宋代皇帝书画家赵佶(宋徽宗)在提倡书画方面还编辑了《宣和印史(谱)》,传为艺林盛事。特别是在这一时期,无论书画家、文学家以及收藏家,都多把印章以及花押印、收藏印、斋馆印等用在文艺作品上。自此以后,印章的用途,也就开始由实用走向艺术的道路。自有印以来,用作印章的材料多是些硬度相当高的金属品(如铜、金、银、玉石、象牙、兽角等),并由专业的刻工来刻铸。这样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中叶,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后来到了十八世纪,金石学盛行,和铜器、碑版、玺印的搜辑、传播很快在文人中促成了篆刻艺术发展的高潮。更要提出的是元末画家王冕(字符章)创用青田花乳石自刻印章后,文人也才开始完全脱离了与专业刻工的合作。随后,研究篆刻的文人纷纷向王冕学习,以脆柔、细腻的花乳石代替了涩坚难刻的硬质印章,有利于篆刻艺术的迅速发展,这是有史以来很大的变革。
印章发展概略(下)
明清时代的篆刻艺术更为兴盛,派别众多,名家辈出,艺术家们发挥了高度的智能才能。如江南的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文征明之子),他的学生何震(字主臣,号雪渔),他们的治印得六朝苍劲古朴之气,二人的篆刻优点是:用涩刀来摹仿汉印,在摹古的基础上力求翻新,并改变了唐宋以来流传的呆板习气,从而开展了篆刻艺术正确发展的道路。十六世纪初期,徽派篆刻家程邃(字穆倩,号垢道人),是位书画家,在篆刻方面探讨汉印,能自见笔意,擅名当代。稍后则有巴慰祖(字隽堂)、胡唐(又名长庚,字子西)、董洵(字企泉,号小池)、王声(字振声)等名家,都是远追秦汉、自出新意的高手,比之何氏又有新的成就。当时有人称赞他们有的作品"秦圆汉方",神妙已入自然之意,混入印中,使识者莫辨。浙派治印名家有丁敬(字敬身,号龙泓山人)、黄易(字小松,号秋盦)、奚冈(字铁生,号蒙泉外史)、蒋仁(原名泰,字阶平,号山堂)、陈豫钟(字后仪,号秋堂)、陈鸿寿(字子荣,号曼生)、钱松(字叔盖,号耐青)、赵之琛(字献甫,号次闲)、胡震(字子恐,号鼻山),他们均学习丁敬。以上诸家除胡震外,世称西泠八家。这八家治印的特点是:刀法古健,韵味翻新,篆刻功力深,秀丽开朗,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邓派邓石如(初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是异军突起的大篆刻家。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写篆隶和六朝碑版都很有功夫。他能把刀法和笔法揉在一起,峻险雄稳,形成篆刻上另外的一种美的风貌。既可以作印章来欣赏,也可以作书法来欣赏。他的学生吴熙载(原名廷扬,字熙载,号让之),其印飘逸生动。此外,还有徐三庚(字辛谷,号金罍道人),将邓派篆刻艺术发挥得更加生动、秀丽,有龙飞凤舞之妙。赵体,赵之谦(字撝叔,号悲盦)和吴熙载是同时的名家。他的篆刻最初不及吴熙载,后来从汉印、秦权量、泉币(古铜印)、瓦当(汉砖瓦)等方面下了苦功,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在艺林中独树一帜。吴昌硕(原名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号缶庐)为近代书画家兼金石家。他以金石文字的笔法来写字、作画、治印。其篆刻艺术气魄雄伟,天真浑厚,为近代印林大家。陈衡恪(字师曾,号槐堂),是继吴昌硕之后的高手。其治印一如其书画,全用中锋,充满金石味,气魄也相当雄厚。 晚近名家王大炘(字冰铁),其治印秀逸生动,广学各家,独有韵致。黄宾虹(原名质,字宾虹,后以字行),擅长山水画,精于金石文字考证,富收藏,篆刻出秦入汉,功力极深。齐白石(原名璜),从三十四岁学刻印,学从丁敬、赵之谦、吴昌硕以至秦汉印,经过勤学苦练,把木工凿砍的表现手法融入治印中,刀法大胆泼辣,气魄雄伟。其刀法简练,如写字般,一横一竖都要一次成功。有的用"单刀"一刀刻成,有的用两刀,往返两刀,一次刻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用毛笔在纸上挥毫一般,完全是"一挥而就"。
总之,我国印章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它的成就与古代特别是秦汉两代的工匠大胆创造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与历代能继承优良传统、敢于自出新意、并创造出多种风格的各派文人篆刻家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近代,篆刻艺术发展到白石老人的阶段,展开了更为光辉的一页,风格更为多种多样,为新时代的篆刻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收藏分享评论(0)献花(3)
来自:上海图书馆66号 > 《篆刻书法》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秦汉印的艺术特色
学篆刻系列讲座--【1-10】章
话说印章
篆刻入门心得:细细地说说“印中求印”
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
古代印章临摹浅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