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常说,教育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什么叫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就是不超前、不滞后,不是总在做错位的教育——
婴儿期把孩子交给别人带、不陪伴,没有培养安全型母婴依恋;孩子一两岁时,过多立规矩、不顾孩子各种敏感期,为了培养“品德”而和孩子无谓地较劲;孩子四五岁时,他的大脑开始有执行控制能力了,但家长该给的界限却没有给,该培养自理能力,让孩子自由地玩和交往,却不做,而把重心放在超前学小学知识上了;上学后,又把孩子的成长、独立看作失控,越发加紧监控;孩子上大学又去陪读;毕业又替孩子去相亲(这都是在补学前家教落下的课——因为在孩子幼儿时,交往的窗口期,我们没让他自由交往)……
错位教育,大人孩子都累!”
读完这段话,我深受触动,心中感慨万千。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项艰巨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而“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这一观点,更是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错位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邻居家的小孩才三岁,家长就迫不及待地给他报了各种识字、算数的培训班,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孩子在本该尽情玩耍、探索世界的年纪,却被过早地灌输了超出其理解能力的知识,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想起我自己孩子的经历,我在教育方面也有过一些“错位”的时候。在孩子小学时,我对她们的学习成绩过分关注,给我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几乎没有给我留下玩耍和自由发展兴趣的时间。当时的她们感到无比压抑,学习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调整了教育方式,给了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孩子的学习状态才逐渐好转。
一岁的孩子闹,可能只是因为不会表达陌生的情绪;两岁的孩子闹,是渴望独立又能力有限。这些都让我明白,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发展需求,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耐心观察、用心倾听,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
我们也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遵循季节的规律,孩子的教育也需要顺应其成长的节奏。在孩子需要陪伴和建立安全感的时候,我们不能缺席;在孩子需要自由探索和尝试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度束缚;在孩子需要引导和规范的时候,我们不能放任自流。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反思。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过往的经验去教育孩子,而是要依据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错位教育”,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也让我们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从容和自信。
养孩子就如同种庄稼,只有了解时机、节气,遵循规律,用心耕耘,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让我们都努力成为懂规律、会教育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陪伴他们走向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