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然而,尽管睡眠如此地不可或缺,我们对于睡眠的了解却依然浅薄。在我们的睡眠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事?如何提升睡眠的质量?如何利用好睡眠的时间?英国实验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的《夜脑》这本书,就将带领我们去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睡眠也有周期
我们常说,成年人每天要睡足八小时,孩子每天要睡足九小时。然而现实之中,有些人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会精神奕奕,有些人睡了十个小时以上却依然睁不开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近年来睡眠科学的研究结果或许能说明这一切。
在对大量实验对象的睡眠状况进行监测的结果显示,人们的睡眠不是线性的、而是周期性的。每个睡眠周期会持续大约90分钟,包括从浅睡到沉睡、再到快速眼动睡眠在内的五个阶段。我们常说的做梦,其实就只会发生在快速眼动阶段。
睡眠周期的发现,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启示:比起一味地追求睡得久来,睡得有质量更有意义。比方说,基本确保走完四个睡眠周期的睡六个小时,往往要比在第五个周期中途就被唤醒的睡七个小时休息得更好。这也就给我们规划自己的睡眠时间提供了基本的方向。
二、创造条件入睡
人人都需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的危害也早就得到了证实。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降低、肥胖、沮丧等等,都是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的后果。
睡眠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出色的睡眠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要改善入睡难、失眠等问题,就要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来解决。
1)创建蝙蝠洞
蝙蝠是天底下最能睡的动物之一,居住在舒适、黑暗的地方正是让它们能睡得香甜的重要原因。同样,人类也需要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比如
拥抱黑暗,保证房间内没有太多光线。
远离电子设备,减少对蓝光的接触。
通过“白色噪音”掩盖交通噪声等的侵扰。
调节室温到稍高于18摄氏度。
将电视、桌子等与睡眠无关的物品移出卧室。
2)白天做什么
睡眠不仅仅与夜晚相关,白天的活动同样会对睡眠产生显著影响。在白天让大脑忙碌起来,或者在入睡之前6小时进行适当的运动,都会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3)就寝前
睡前30分钟的准备,会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的好坏。长时间的沐浴,可以提升体温,帮助你放松;列出忧虑清单,可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从而更好地入睡;适当的低热小吃或者薰衣草香,也都能够帮助到你。
4)如何入睡
传统的数羊方法的作用,是让你集中心思去思考。实验证明,除了数羊之外,诸如心算、有一定难度的回想等等都会帮助你快速入睡。与此同时,想象开心的事,入睡的速度甚至会比想忧虑的事时快上将近一倍。
5)半夜醒来后
如果是因为忧虑或第二天的重要事项而醒来,将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再次尝试入睡。这时同样可以采取前面的做心算、玩拼图等方法。
三、大脑知道答案
有一段时间,睡眠学习成为了被热炒的概念。商家纷纷宣称,通过在睡眠时间轻声播放学习光盘,可以让孩子们快速掌握一门外语。于是乎,家长们纷纷掏钱凑买学习光盘,商家大赚了一笔,事后证明,这样的宣传不过是在收智商税而已。那么,睡眠对学习就不重要吗?其实不然。
心理学实验指出,在同一所学校随机抽取两组学生,要求一组学生每晚提前半小时睡觉,要求另一组每天晚睡半小时,结果在3天后的测试中,睡眠减少组的成绩整体大幅后退,甚至该组中的六年级学生只考出了四年级学生的水平。我们可以以此类推,很多人所习惯地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熬夜念书的做法,事实上反而妨碍了学习的效果。
进一步的研究指出,睡眠、哪怕只是一小时左右的小睡,都会对发挥记忆力产生积极影响。比起在睡眠时间播放学习光盘来,观看学习光盘、努力记忆后再入睡会获得显著得多的记忆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有一段完美的小睡呢?选择合适的时间(下午1点半到2点半前后),选择温暖、昏暗的地方,或者在睡前喝一杯咖啡或浓茶,都会是有效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