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雁的诗篇,无论是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还是杜甫的“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无不展示了衡阳与雁的密切关系,衡阳也因此有了“雁城”的雅号。
在衡阳城北有北雁南飞的航标——来雁塔,在城南则有平沙落雁的栖止地——回雁峰。
回雁峰座落在衡阳市雁峰区湘江之滨,乃八百里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又名南岳第一峰,其山形似一只伸颈昂头的鸿雁,身形舒展,欲腾空飞舞。
此山风景秀丽,让越过千山万水的大雁都被其旖旎风光所吸引,纷纷栖落于这青山秀水间,故名回雁峰。
回雁峰不算高,山势也不险峻,攀爬起来不会太累,游客不用担心因筋疲力尽而错过美景,实在是休闲运动、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景区的大门恢宏大气,门前视野开阔,临近公交站台,景区内外都有停车场所,十分方便。
自大门入内,游客可以沿着右侧的水泥马路向上攀登,道路上方浓荫蔽日,一旁的大理石护栏上雕刻着数十篇吟咏衡阳的隽永诗章,配以梅兰竹菊的图案,造型精美,诗意盎然。这便是“诗词之市”了。
游客也可以穿过中间的小树林,走一条不寻常的登山路,小树林中花树繁多,香气怡人,木板铺就的小路掩映在花草间,或高或低,蜿蜒曲折,走在其中能体验柳暗花明之乐趣。
登至高处,便是回雁阁所在地。回雁阁是衡阳市的标志性建筑,南北两侧有“听瀑亭”和“揽翠亭”相依。揽翠亭旁是葱茏绿树,蔓蔓青萝,入眼之处皆为绿色,揽翠二字甚为恰当。听瀑亭前是假山堆砌成的断崖绝壁,山石错落有致,飞瀑自崖顶直流而下,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一道绚丽的飞瀑流彩景观。
回雁阁高四层,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庄重大方,顶部重檐如雁张翼,底部七十二根支柱,寓意“南岳七十二峰”。漫步在回雁阁中,游客可以欣赏历代文人游衡阳时留下的诗词以及数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作。
登上回雁阁顶层,衡阳美景尽收眼底:东瞰湘江如带、船帆点点;西眺岳屏胜景、嘉木葱茏;南望东洲岛岸、桃花灼灼;北看高楼鳞次、车水马龙。每到夜间,回雁阁上下灯光交相辉映,流金溢彩,如梦似幻,恍若金碧辉煌的天宫凌于山崖之上,在夜幕下蔚为壮观。
经回雁阁再向前行,便到了此君轩。此君轩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的出生地。二层小楼旁遍种绿竹,环境清幽,护栏、窗棂、扶手、壁画均以“竹”形装饰,景墙、水池、长廊处处透露着古典气息,颇有江南园林的感觉。半山腰处还有一座王船山纪念馆,也是为了纪念王夫之而建的一座仿古建筑。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回雁峰上有一座千年古刹雁峰寺,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高僧在此传经布道,传说“寿佛”曾留下一件袈裟在此,寺内设有“寿佛殿”,香火鼎盛。
古色古香的雁峰寺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殿宇宏伟,雕梁画栋,显得庄严肃穆。偶有梵音钟鼓声自寺内传出,在山林间缭绕,颇有空灵超脱之感。
回雁峰的风景四时各异,最迷人的莫过于烟雨蒙蒙之时了。衡州八景之首“雁峰烟雨实堪夸”说的就是此处了。
回雁峰下有烟雨池,池边刻有诗词佳句,池内终年水光潋滟,天将下雨时,池中的水气冉冉上升,如烟如雾。细雨绵绵之时就更妙了,水雾与烟雨连成一片,山石草木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游人仿佛置身瑶池仙境。雁峰烟雨,美就美在这朦朦胧胧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