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门来了四个应届毕业生,看着这几个初出校园的鲜活面孔,不经想起了自己当年如是这般,想来已经步入职场江湖十载有余了,不禁觉着应该回忆回忆,记录记录。
十年前的的那个三月,和一帮小伙伴来到了鹅城惠州,开始实习,进入工厂,走上流水线,体验一台台设备是如何组装下线,了解一个个部门是如何运转配合。随后六月毕业正式入职,来到办公室,看到老员工用IDE在电脑上编写着代码,立马被震撼到了,对于当时的只在学校的机房里面靠记忆敲击过一点固定程式的C语言代码用来考级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很新奇很新鲜的,原来还真的有人在用电脑写代码。从此自己就踏上了程序员这条路,这代码一敲就是十年,如此想来,真如佛家所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刚毕业的时光是充实的,快乐的,穷而幸福的。每天都有好多小伙伴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一起加班,一起下班,周末一起游玩,一起聚餐。那时没有要买房的念头和压力,只有学习增长技能的想法,父母身体都还康健,不需要自己太多挂念,真的是处于一种比较纯粹的状态,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现在想来确实毕业头两年还真的是挺重要的,自己去的是一个大不算大,小也不算太小的公司,从所谓的学历来看,里面的人也和自己差不多,既没有大公司分得那么细致,也不像初创公司所有杂事都可能要做,感觉还算刚刚好,也许这就是回头再看的心态,当时也总喜欢妄自菲薄,说自己是打杂的。第一家公司让我了解到这个社会真实运转的某一部分,也认识结交了了一些在记忆中留存最深的一些小伙伴,虽然时间久远后也几乎很难再有交集,但是那段记忆在你的脑海中是特别存在的。
职场中的流动性是常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真正第一次找工作就找到自己非常合适的能持久待下去的大概不多,我肯定不是其中之一。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两年之后,由于薪资问题自己还是决意离开。马老师说过人离职就两个原因:钱没给够和心受委屈了,此话确实不假。我当时要走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些不舍的,虽然刚开始自己在的那个小组并不看好自己,当然也是因为自己刚开始技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期间还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程序员。后来进的那个小组在不停和同事学习和讨论中慢慢地融入进来,发现也没有那么难,很多东西并不是让你从0到1,而是去扩展,在别人造好的轮子上。基于当时在的小组属于部门的基础部门,又有很多关系好的小伙伴,心理上肯定还是不想离开的,但是听闻着去外面的同事都是工资翻倍,还是会心动的,毕竟当时年纪轻轻,无所顾虑。于是去外面尝试了一些,应该说还是凭着自己算比较扎实的学业成绩来到了一家大公司,因为当时面试还有英文,虽然是很简单的那种,但这个毕竟正中我下怀,不过这个公司还在惠州。因缘际会,此次跳槽自己来到手机行业,加入了安卓开发阵营,这个算是运气吧。因为自己前两年的工作经验其实和这个关系不大,连开发语言都不一样,也许这个公司看中的是我年轻,还有学习提升的空间。随后确实也给了几次学习机会,因为大公司的这种培训制度还是挺多的,尤其是集团层面的,让我确实在技能层面受益良多。在这里也遇到几个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因为他们比我要长几岁,见识要多几许,后续好几年的生活搭档也因此结缘。在这个公司我也只呆了一年的时间,离开时的原因和上一家一样,同样是收到了外面的薪资诱惑。说实话,在这家公司的一年工作想来应该是这十年中最轻松的一家了,我记得加班最晚的一次就是晚上十点,平时基本上都是八点多就坐着班车回去了。大公司的工会活动也挺多,在里面也算圆了自己的一次演员梦。所谓的不会炒菜的程序员不是好演员,当时自己也是机缘巧合排练参演了公司的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体验了以一把登台献舞的感觉。
第三家公司是在深圳了,自己终于也在职业生涯的第四年来到了一线城市,之前在惠州的时候就有来这里找同学玩过,当时看到那科技园鳞次栉比的大楼,确实感觉这里才是程序员的天堂,以前听到的如雷贯耳 的大公司的办公楼在这里比比皆是,真的是机会多多。从一座城市换到另一座城市还是有些事情要做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人之刚需,我在这里举目无亲,自己的社会经验也不太足,还好有之前说的第二家公司的室友同事先行来到这里,找好了住处,我们一起换了个城市换了个公司继续当室友。也是在深圳租住的城中村空无一物的房屋中,我开始慢慢做饭了。每个周末我去菜市场采购下一周的食材回来,然后记账,分拣食材,打扫卫生,室友每周末都会中山的家里,真的是采购、出纳、会计、厨师、保洁、保安,面面俱到。也是在深圳,自己慢慢体会到跑步、登山的乐趣。也是在这里体验到了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的真实程序员工作的一面。也是在这里贡献了程序员最黄金的四年岁月,在三十来临之际,终于还是选择了回湘重新开发。
对于程序员从一线再退回来,这种落差感肯定是有的。回湘之后的选择本来就少了很多很多,自己之前的行业更是没有,于是选择了一个传统制造业公司,觉得会相对比较稳定,继续着程序员生涯。从开放包容的氛围来到传统的规章制度环境,从移动端开发慢慢转向后台开发,这期间对自己来说也是需要逐步适应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自己第一次上手术台,比如母亲的结石手术,比如父亲的阑尾炎手术。这些跟工作本身并无关系,而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自己和家人的身体都已经不是之前的状态了。
回想这十年的职场,也遇到了不少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而且我经常有一种感觉,就是在下一家公司总能看到几个上一家公司的人的影子,有的形式,有的神似,也许是自己的分辨率不够高,也许世界上的人就那么多种类型。不管是十年如一都呆在同一家公司,还是如我这般经历了三四个公司,甚至有的人频繁跳槽,大家也都是根据自己的境遇来选择的,无所谓好坏对错,因为人生的路不可能真的规划得那么精确,只能说有个大概的方向,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为之奋斗罢了。虽然想要的和现实情况会有所差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去修正调整。自己之前就想着能够在二十七八岁左右成家,然后有稳定的工作,周末能够带着妻儿回老家看望父母,然后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安安静静就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目标,至今并未实现,江湖飘荡十载有余,最近这几年确实为此事也经常焦虑,甚至看到别人家的小孩都有祥林嫂的那种喃喃自语的心态了。
现实生活中的每次抉择都是自己定下的,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历史没有假设,人生没有如果,回望过去十年,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真真实实的存在过,如果假设当时的抉择不同,那会如何,这个没有意义 。人生的路还很长,在接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十年中,有可以大概预知的各个阶段的事情,也有很多不确定的事情,只有当每个事情来临时,自己才会真正做出对应的抉择。只有回头试想的时候,才能以另外一种跳出自我的局限性来品味它。正如哲人所说的,人总是喜欢怀旧的,怀旧并不是因为那个时候一定很美好,而是因为那个时候你还很年轻。的确,对于过去的每一天相比你当下的你来说,那时的你都要更年轻。年轻真好,这是我看到了这几个应届生小朋友时想到的,我想也是十年前那些职场老员工看到我初入职场时所感受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