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了姑娘暑假美术集训班的作品,觉得很有意境,关于发散思维与孩子手眼协调的锻炼型绘画课,和我小时候照样画图的水彩画真是完全不同。
当已经成为了父亲,30多岁的我,再看这个世界,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累了,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特长与技能。
同事家的孩子们,有学口才的,音乐的,舞蹈的,绘画的,轮滑的,钢琴的,写字的等,真是一个从娃娃抓起的年代了,孩子们的肩膀变得沉甸甸的。
小学生也提早开始了校外补课,不光周六周日没有休息的时候,就连平时一放学也是吃完晚饭紧忙着去学习各类补习班的授课。常见的就是数学和英语,这在小学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学科,毕竟还没有物理化学,真的是太累了,感觉在我上学的年代就倡导减负,减了很多年,结果是越减越沉,肩上的书包也越来越重,越塞越满。
想起我小的时候学的第1个技能,应该是书法吧。好像已经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的美术老师在周三和周五的下午最后两节课的时间教书法,是专门的兴趣班,是在科技楼里,当时学书法的同学还不是很多,估计大家都嫌辛苦和枯燥吧,毕竟拿着毛笔沾着墨汁不停的写字也是很枯燥的。
记得那时候一开始学我还是很有兴趣的,放学后在姥姥家。书法用的大黄纸在桌子上铺开,染料盘里倒上墨汁,兑上水,毛笔蘸一蘸,然后练习写字,从简单的到复杂的,每周都会练几次,写上几篇纸。熟能生巧,后来字写得比较受看了,之后开始学习了水墨画,我记得是从白菜开始画起的。
这个相较于写字来讲要难的多,要先画出白菜的底部轮廓,上面的叶子要用毛笔捻过,体现叶子的层次感。
书法的学习其实很有乐趣,无论是写字还是说水墨画,都提高了专注力,磨练了耐力,锻炼了认真和仔细的程度。
我不知道是哪一天开始不学的,只记得那时候学书法的同学越来越少,而我在会画了几种水墨画之后不再学习了。我的第1个技能就这样半吊子的结束了,不过也是收获匪浅。
第2个技能应该是在那之后吧,也是和我的美术老师。学起了绘画。不过并没有学习几次,说是技能,大概就是很有兴趣,且曾经获过一回奖吧,说起那次获奖,其实还是有些心虚的。
那时候画起了水彩画,我找到了一本加菲猫的大本漫画,开始用铅笔照着画,后来感觉越画也越画不出那种感觉,于是描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再发散一些自我想象,绘制出了一个加菲猫在栅栏旁嗅着花香和小鸟打招呼的图画。后来获得了一个什么银奖,大概是相当于二等奖吧,老师也是给我很大的表扬和鼓励,但那个时候的我内心是羞愧的。毕竟这幅画不是完全自己画下来的。
绘画这个技能也就学了几堂课吧,就不了了之了。那之后我的童年再就是在少年宫学习了两次武术,那个属于学校组织的,大家都会去参与,当时我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并没有去学习这个,毕竟小小年纪还不知道那么多,还是家里人做主。
在那个年代,小学学了一些课外的技能和兴趣算是为数不多的了,不像现在的孩子在学前就要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真的是太辛苦了,那时候的童年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和好玩的,打沙包,踢毽子,弹玻璃球,抓虫子,抽冰嘎等,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就是手机平板看动画片,这样的童年真的太无趣和不健康了,只能说时代变了,人也回不去了。
我很认同,现在部分人对孩子学习特长的理解,并不是为了让孩子长大以后向某方面去发展,例如学习音乐为了以后成为音乐家钢琴家,例如学习绘画,为了以后成为画家,而是在他们小小的年纪里多一些生活的体会,掌握一些兴趣爱好,不一定非要学精学成,只要学得开心学得快乐,有一些集体的参与感,就是一个成功的选择。
我们80后经历过一些愉快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我们成为父母后,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现在孩子的童年,一味的让孩子去学习去上课,孩子无法违背父母的意愿,勉强的压缩成长的时间,虽然年代不同了,但是该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要理智的去对待,去寻找一个平衡点。
第一次学完绘画后我没有问姑娘,你学画画可不可以或者说你想学吗?而是问姑娘,你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感觉开心吗?画的好不好看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曾沉浸在完成画作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这就足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