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父母要他们的时候,并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的看法,我非常非常赞同。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但家长看到的只是自己,看不到孩子。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如果这种观念有错误的话,那就该改为全部来自家庭。
父母所看到的孩子的问题,一般都是父母自己所不能忍受的问题;父母自己所能接受或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是这类父母所看不到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类父母教育孩子是凭感觉的,这就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父母自己本身不懂教育。
“不懂却自以为懂”的父母,看到孩子的问题,都是自以为是的问题。出发点都是自己评判的眼光和期待的眼神,如果孩子没有做到符合父母标准或期望的事,那么就会被父母批评和指责。
其实,这种问题的源头,不是孩子犯错,而是其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错。用有问题的眼光对待孩子,当然会把孩子弄出一大堆问题来。往往这样的家长,最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这孩子气死我了,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样的家长,最爱把教育“这口锅”背在孩子身上,自己是圣母婊,一切问题都是孩子的。也不想想,孩子天生白纸一张,哪里来的问题!答案很简单,要么跟父母学来的;要么天生遗传的。这两者如果是问题,也都是父母的问题,与孩子无关。
所以,不懂教育的父母,所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意识不到,却把这口锅背在孩子身上。比如,从小习惯被家暴的人,当有了孩子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曾经被家暴的痛苦不堪,因为这种家庭环境成长的人,心智不会成熟,心智不够成熟的人很容易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智成长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于是对孩子充满了期望和评判。表面上看,好像是不想让孩子长成自己不想成为的样子,管教孩子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好,衡量的标准是父母自己,对孩子好还是不好,是以对父母小时候为标准的,这类父母看到的仅仅是自己,看不到孩子。
于是,父母用自己的“喜欢”、“不喜欢”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喜欢”、“不喜欢”,但人天性向往自由,孩子天生渴望父母认可,于是,孩子把大量的能量消耗在与父母的对抗和纠缠当中 。
父母用成人苛求的眼光审视孩子,却不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评判,是扼杀孩子的最大利器。“听话”教育是这类教育的最直接表现,父母让孩子“听话”,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喜欢“不听话”的孩子。然而,人天生喜欢做喜欢的事,不喜欢做不喜欢的事。孩子的心理世界,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所以,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听话”、“不听话”与自己的“喜欢”、“不喜欢”之间纠缠。
把孩子应对父母的“听话”、“不听话”与孩子自己的“喜欢”、“不喜欢”,按四象限原则区分四种情况:
1、听话又喜欢
能成为一个即听父母话,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是被富养的。这样的家庭,必有真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待孩子的限制是最少的,甚至往往是放手的,所谓的听话也就是陪伴孩子“如其所是,如其所愿”地成长,长成他自己的样子。比如:《欢乐颂》中的赵启平,我认为所有角色中,人格最健全的、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就属赵启平。赵启平对曲筱绡家的家庭背景,根本不在意,两人在一起纯属情投意合,而且从来不会对曲筱绡有一点一丝的要求和苛刻,因为他从小就是这样被对待的;而且,赵启平会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内心是自给自足模式,从来不会对外界有一丝一毫投射,这种自信正是来源于父母的正确养育。
2、听话不喜欢
做一个听话却违背自己心愿的孩子,自我发展是严重受限的,这样的孩子没有自我,没有主意,无论什么事情要么听从父母,要么盲从他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却对别人喜欢的事情情有独钟;有些这样的孩子不喜欢努力,因为没有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过努力。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损伤是很大的,轻者盲从,没主意,成了乖乖女、妈宝男;严重的是过度溺爱,家长越俎代庖做了孩子本该自己做的事情,代替孩子做了本该自己去做的选择,于是孩子失去了本该自己去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也就缺少本该经历的心理历程。被这样的模式养大的孩子,抗挫能力是非常差的,害怕犯错、害怕承担,非常容易成为“宅男”、“宅女”,永远躲在父母的庇佑之下。
有两段母女对话,很有意思。
母亲有一双鞋自己不合适想送给女儿,母亲说:“这双鞋挺好的,给你吧”。女儿说:“我不要”。母亲继续说:“这双鞋多好啊,你穿挺合适的”。女儿说:“妈,我不要”。母亲说:“你怎么能不要呢,你就穿着吧”。女儿终于大喊:“妈,我不要,我不想要”。母亲失望地说:“我给你双鞋都不要,我对你好,还不领情,诶!”
吃饭时,家里炖了一大锅豆角,母亲觉得豆角挺好吃,于是对四岁的女儿说:“来点豆角吧,可好吃了”。女儿说:“我不要”。母亲说:“这豆角多好啊,你吃一个试试”。女儿说:“妈,我不要”。母亲继续说:“你来一个把,就一个”。女儿说:“我不要,听不懂话呀”。母亲顿感失落,觉得费力不讨好。
如果家长缺乏自我觉察能力,就看不到孩子,看到的只是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感觉。也就是在与孩子相处的关系当中只有自己,没有孩子,更看不到变化的情境。
3、不听话但喜欢。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得对自己的父母多失望,才能不去听话;一个孩子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去“不听话”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就是与父母的纠缠中,感到他们帮不了我,才彻底建立自我与他们的界限,但从此时开始去做自己,但早已付出了十几、二十多年的光阴,真觉得命运是何等的玩笑。
即使,挣脱“听话”的束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时的成功,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父母想象的那样,自己“不听话”也能行。终其一生去证明,仅仅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
4、不听话不喜欢。这种属于叛逆,一般都是个人独立意志被父母强力压制的反弹。自己喜不喜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就是“不听话”。我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为了不听话,就是为了惹父母生气,源头恐怕就是“听话”教育拉断了传导压力的最后一根弦。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被父母压制久了,要么彻底服从;要么从此叛逆。这时的孩子,对错已经不重要了,反抗父母才是重要的,惹父母生气才是重要的,从此与父母对抗纠缠不休。
这样的孩子如果犯大错误,父母最多的会说:“以前,我怎么说你都不听,现在都是咎由自取”。这类父母却不想想,正是自己错误的教育,导致孩子的逆反。
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去经历、去尝试的过程,与对错、成败无关。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伴随成功和失败,而孩子获得的是经验和体会,这种获得感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这种获得感才是浇灌心智的养料。比如,一个小孩子要爬过去拿玩具,而这时一个大人发现了,顺手帮他拿过来,小孩子不但不领情而且会大哭,正是因为大人剥夺了孩子获取经验和体会过程的权力。被剥夺过多这种经历和尝试的孩子,内心想法不能自我实现,心里会匮乏,会缺少自信。
我们总是用对错、成败去看待孩子,怕他做错事、怕他失败,但这恰恰是教育的最错误认知。而且,用了多次而没用的教育,多次不被孩子接受的教育,一定是错误的教育。比如,孩子犯错就打,打完还犯,再犯再打,再打再犯,如此往复,如此狠心。
听一些父母说的很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说了多少次,他根本就不听话,说也没用,我不削他怎么办”。听起来,诉说了父母教育的无奈。但细思极恐,这类父母教育孩子简单粗暴,道理讲不通,就打;而且讲道理,也会是满嘴荒唐言,不考虑孩子年龄的理解力,是语言暴力加肢体暴力的并用。有这类认知的父母,容忍不了孩子犯错,更容忍不了自己不去说、不去管。
孩子极其渴望父母的肯定,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让你认可他。
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天,换位思考我们的孩子,就知道不管是“听话”、还是“不听话”的孩子,他们都是在获取父母的认可,争取父母的关注。
如果,父母关注点在孩子是否“听话”上,那么孩子就会在“听不听话”这个问题上与父母纠缠不休,听不听话变成表象问题,父母是不是喜欢我变成了主要问题。
如果,父母关注点在孩子是否“学习”上,那么孩子就会在“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上与父母纠缠不休,成绩好坏是表象问题,父母喜欢“我的成绩”还是喜欢“我”变成了主要问题。
如果,还有很多如果……
其实,我们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是让孩子来满足我们自己。
其实,小孩子会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满足父母的需要,用自己的所有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无论是用“顺从”,还是用“反抗”。
然而,我们作为父母,有太多的对自己的轻易谅解,太少的对孩子的宽容。
我们需要看到,我们已经经历了错误的教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再去经历,孩子的到来,是对我们未完成的心理成长的救赎,看到孩子我们就要看到自己,因为孩子是我们的镜子;看到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才能更好地看待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救赎,让我们再一次重新审视自己,只有与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我们自我救赎之路。否则,错误的观念会代代无限轮回,生生不息。
做为父母,对于教育孩子,我们有太多错误的认知。对待孩子我们必须剥离一切是非、对错、好坏的先入为主的评判,先把大脑清空,再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我想,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孩子,理解孩子。
父母养育孩子,就是把孩子养成“如其所是,如其所愿”的样子,更多的是陪伴、理解和鼓励,其他只要不涉及安全和道德,管再多,都是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