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到底怎么样才叫活出生命的意义?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犹太人,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被关押到曾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但幸运的是,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了下来,写成《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弗兰克儿在集中营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在德国纳粹时期,那些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经历了怎样非人的痛苦折磨。读到丧失劳动能力的体弱多病者被送到毒气室和焚烧炉时,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小时候看的一部记录日.本七三一部.队的影片里那些日.本人用我们中.国人做人体实验,研制生化武器,毒气室、焚烧炉这些恐怖的画面,害怕、心痛交织在一起,挥之不去。
人们在集中营里每天面临着生死斗争,内心生活退回到原始的水平,每天食物极度缺乏,就开始消耗自身的蛋白和生命,看着那些描写囚徒外形的文字,想象着他们瘦骨嶙峋的模样,又是一阵心痛,这样的环境能生存下来,该有多强大的内心和力量啊!对亲人的思念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慰藉。
第二部分讲的是意义疗法。与心理分析相比,意义疗法不那么内省和溯旧。相反,意义疗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患者在将来应该完成的意义。比如作者举例说他在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一部待出版的手稿被没收了。重写这本书的渴望有助于他战胜集中营严酷的处境。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这让我想到,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没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但是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抚养好下一代,做好自己普通的工作,对家人、对工作、对自己,尽到该尽的责任,这样的人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即使你现在的生活十分糟糕,遇到了很大的困境,感觉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仍然有选择的自由。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任何时候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生命的意义在于运用这种自由,实现某种责任。
这本书充满了力量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无时无刻都充满了无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