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军攻打魏国时,曾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非常方便。那木牛流马,不吃不睡,比什么牲口都好使。但是,现代科学也告诉我们能量守恒的道理,什么都不消耗,哪里来的能量保证木牛流马的动作呢?真的有木牛流马这种东西吗?
《三国演义》说:”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当然这里有夸张的成分在,毕竟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永动机”在非理想情况下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陈寿撰写的史书三国志中,同样有着木牛流马的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由此可见,木牛流马绝不是《三国演义》杜撰的,在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又比如北宋陈师道有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这样的考证。高承的《事物纪原》中也有相关说明:“木牛即今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木牛流马的神秘色彩,使得后世出现大批民间仿制者,大家试图还原木牛流马的真实样貌。各种木质的牛马四足机械,原始的四足机器人等层出不穷。
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木牛流马,有没有可能我们在理解之初就出现了歧义与偏差,或许他们并非形似马,状似牛呢?马牛可能只是运输工具的一种抽象称呼,就像古时的“竹蜻蜓”,只是一种象征的美称,并不形似蜻蜓。
另外,加上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的时候,其实已经介绍了木牛流马的制作办法:”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颔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由此可见,木牛流马应该是带着腿的车,但是推车已经足够省力了,为什么要带腿呢,极有可能是因为蜀道崎岖难行,遇到上下坡时方便暂停刹车,巧妙利用杠杆原理,装货卸货等,大大节省了人力。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留下了很多传世的佳作跟事迹,也留下了很多神秘不可思议的发明,例如孔明灯,诸葛连弩,八阵图等,这里面有传世的也有未传世的,木牛流马绝对是中华文化智慧瑰宝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