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遇见暖,就有了雨,
春遇见冬,有了岁月,
天遇见地,有了永恒,
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朗读者》 遇见
就小镇的这家餐馆,应该够得上酒店的规模了,仅仅是中午时分,大大小小的包间,算上大厅,就可遇见十来桌人同食的壮观场面。
这样的周末,乡村的外居客们纷纷返回,阴阴藴藴的天气,还没有显出春的浓烈气息,看着不刺眼的熟悉的黄色菜花儿,与河提边刚抽了芽儿的柳条,在稍冷的东风里飘动。丰子她们家和遇见的乡邻们一样,举族倾巢出动,在逝者的墓地前,风卷起燃烧着的纸钱四处散落,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然后留下敬供的素食或是水果,而今还会有鲜花。
扫墓完毕后,各自的肚子也是要填饱的,于是小镇上的大小饭庄热闹了。做东的户主点来了开春儿后,家乡的各色名小菜,一家人开始了春节后的首次聚会。虽有先人去亦的淡淡忧伤,但生者依然相依的聚在一起,也算是最好的诰祭了。
此番返乡,因为丰子的四叔从沪上回,扫墓的事项提上日程,大家安安静静做完,在餐桌前漫谈。
丰子娃悄悄问:为啥这个四姥爷不跟你们一样的姓啊?……能讲讲他的故事么?
丰子觉得,娃还不一定能理解那个年代的事儿:“那时候啊,我的爷爷奶奶生的孩子太多了,正好那时候我奶奶在上海打工,于是呐就把不能养活的小娃,送给一个没有儿子的人家抱养了,不过呐,后来又太想念了,找到了之后又相认了……”
“怎么不能养活啊?那这小姥爷怎么又在他后面生出来的?”娃越发好奇了。
是的,这样的问题,丰子当年也好奇的问过爷爷奶奶,她们含糊其辞;那时候计划生育没有抓,小叔就成了老幺,送出去之后的又一龙子,被丰子爷爷一路亲自管教。
当年上海这四叔被找回来时,也这么质问过爷爷奶奶,既然家穷把他送人了,为啥又生个老么?难道全家就多了口他的吃食?多少眼泪汪汪的故事,发生在丰子没看见的地方;爷爷奶奶给了四叔很抱歉很抱歉的拥抱与爱抚,还好,四叔是个明理的好孩子,很快与这个家庭的每一位相处融洽。
若是走出去,左邻右舍的没有一个不说:“真是一家子的!长得就是亲兄弟的样儿,连走路样子都像他老子,还有那后脑勺!”
丰子小时候也是带着这样的疑惑,看着这叔每隔几年的回来乡下聚聚,再后来还带回了一位漂亮的婶娘。每次奶奶总是调动家里的所有人力物力,为叔准备东西,让叔开开心心来,也安安心心地走;四叔也是乡下有婚丧嫁娶大小事必定到场,虽然他生活得并不是富裕,工作也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
三十几年过去了,丰子的几位叔头发都已经花白,从后面看,丰子觉得叔们就是爷爷活着时的样子,太熟悉了!
四叔跟丰子说,虽然他不是这乡下长大,但天生对这儿有一种亲近感,这里曾经有他的父母兄弟,这里有他久违的亲情,他渴望一直被这样围绕着。丰子狠命的点头,表示她能理解叔这样的心情!
老辈儿几位已经不在了,小辈儿们各人各自在命运的路上忙碌着,能遇见一起,成为血亲,是前世的缘!
有生之年,都要好好珍惜遇见和相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