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月21日
书名:《把时间当作朋友》
进度:158至 173
摘抄、感悟、行动:
一是“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也有心”。p167
这句话是作者阐述人会不断向周遭的环境发出相应的信号,而构成环境的人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馈。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当然也会不停的收到各种各样的信号。正在塑造我们的这个环境,也是我们自己(参与)塑造的。就像去年一位朋友告诉我,因为我们的不断突破,会使朋友圈迭代,当时我还无法理解这个说法,现在实时呈现出来的是,同频的朋友越来越多,也会接收到诸多友善的反馈,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努力影响环境,环境也将成就你。
二是“无论是什么学习方法,都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而宣称自己确是受益(注意,他们无意欺骗,他们是真诚的)”。p169
“安慰剂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新药试验阶段,用真正的药物和无功效形似的药物的安慰剂,对两组病人做实验,了解病人的实际效果。如果两个比例相当(如均为30%),就说明新药几乎是无用的,它的作用和没有效力的安慰剂差不多。学习上更容易产生“安慰剂效应”,教育机构只宣传成功案例,但失败的案例不见得少,却没有人提。人们通过学员反馈的信息——这其中就有部分安慰剂效应的受益人们,只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努力获得了成功,还是老师教育获得了成功。
三是“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被自己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注意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从我得到的反馈可以看出,时间这个而方法的人常常收获惊喜。其实,就是重生的感觉。”p173
最近看这本书很烧脑,用到了我仅有的逻辑学知识,也顿悟了一篇逻辑严密的文章的核心就是“逻辑”——我以前竟以为是文采。这几天尝试用简练的文字阐述观点,比如听完一本书,立刻坐下来写几百字,过一段时间复盘看看当时的想法。不过也有思维太快,记不下来的时候。这样的好处是,我发觉自己脑子灵光很多,思考之后,既往经验在一瞬间被打通了,继而形成了新的观点,的确有重生之感。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