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思政课建设关系千秋伟业后继有人,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加强思政课建设,要建设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们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确保在课堂教学中传递正确的政治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师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社会热点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不断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加强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多元化形式教学。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讲好道理很不容易,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理”始终是贯穿思政教育的一条主线,其内蕴的道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治国理政的政理,以及以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新时代思政教育要在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中,引导学生懂政理、明学理、通事理。通过综合运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拓展学习时空,让思政教育更加温暖鲜活。我们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整合多方资源,把思政课堂搬到现实场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
加强思政课建设,要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是以立德树人为圆心,建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思政课育人共同体,形成铸魂育人合力。我们首先要筑牢一体化建设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主体要坚守初心使命,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坚决摒弃“条块分割”“孤岛育人”理念,坚持系统联动、整体协作、同向同行、一以贯之;其次要健全一体化工作格局,科学设计,统筹规划,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学校和思政课教师具体落实、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最后要规范一体化课程目标,按照启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使命担当的目标整体规划各学段的侧重点和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