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人类在认识万事万物的过程中,都是在大脑中建立关于认知对象的认知模型,即模型的心理表征。从对于具体实物名词的感知,比如妈妈,桌子,书籍,梨子等,到对抽象概念的感知,比如孝,爱,仁,诚,自由,公正,民主,科学等等。所谓模型,是指从大量具体的事项当中抽提出来的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特征。比如,面对各种大小,形状,颜色的梨子,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它叫做“梨”。我们的认知是怎么做到的呢?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年都会吃到很多次梨子,周围人不断地告诉你这叫“梨子”那也叫“梨子”,当你见得多了,吃得多了,就形成了关于梨子的抽象化的心理表征,即在大脑里建立了关于梨子的模型。所谓了解一个人,也是通过不断地与之接触,感知到ta的喜好,脾性,行为模式,思维,人生追求,等等,从而建立起关于ta的认知模型。再到了解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无一不是如此。
了解一个人,接触越多,感知到的特征越多,就越能够建立关于这个人的更准确的模型。但是,单凭对于一个人的深入了解是不足以形成对于一群人的基本特征的了解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由非常多的变量共同界定的,假定一个个体由100个变量界定,那么一万个个体就有100万个变量。这种时候,变量多反而成了抽提关于群体的认知模型的极大障碍。所以,构建认知模型时,需要做减法。那么,不考虑哪些变量,保留哪些变量,就是构建模型时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史书记载一个人物,在几页纸的篇幅之内,该如何取舍此人一生中的事迹,言论,方足以刻画出该人的大致风貌(即人物模型)?对于一个成熟的史学家而言,应当具备一套一贯的取舍标准。
同理,当研究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也需要通过对变量进行取舍,找到最能够反映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主要变量,然后构建合适的认知模型。那么,一个类似的问题是,取舍变量的标准是什么?更进一步,针对特定的变量,或数据类型,该选择什么模型?不同的模型其适用的边界是什么?应该说,这几个问题,是我对于这本书的主要期待吧。
不过,据一篇论文(The art of mode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的作者介绍,选择什么模型这件事本身属于一种行为艺术,主要靠直觉和经验,不躬身入局只怕始终只能望梅止渴,那接下来就开始阅读《模型思维》,带着些许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