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的感想

过年这几天对自己放宽了政策,适当的打开了胃口,与其说是放纵自己不如说是对自己不再苛刻了。原因呢,其实很简单。经过年前的折腾,我所认知的结果是,什么都不吃也不耽误生病,精吃细吃也未必就能吃出健康。

我不知道问题的所在,像我这般如此自律的管住嘴,迈开腿,应该说不多见。我从来都是以健康为主题,虽天生体弱但并不缺乏营养,更是长期保持着健康的饮食习惯。康而乐,康而寿,道理浅显易懂。所以我向来都是以热食熟食为主,吃饭不能太凉也不能过硬,五谷均衡。做菜当以清淡为主,荤素搭配,少盐少辣。从不喝生冷的水质,再好的东西,也从不贪吃。粗菜细做才对胃口,色香俱全方可动口动筷,更别说那些不经过洗洗涮涮的水果蔬菜了。就是这样也并未能如我所想,也没见得比别人强壮。

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大多数人身体都非常好平时也没有什么毛病,都是吃嘛嘛香身体倍棒。那个时候我经常和父母去田埂间挖野菜,回来喂鸡喂鸭,绿色到处可见。那真是纯天然食物,没有金属污染没有农药残留,所吃的食物都是自家的玉米小麦土豆黄瓜根本就不存在有害成分,餐桌上那叫一个健康。

现在谁家的餐桌上都是应有尽有,图的是丰盛热闹,吃出的竟然是“三高”,满足了味蕾却吃不出健康。于是人们又去市场上去寻找那些绿色食品,甚至是自带工具着装去挖,想方设法的寻找那些曾在田地里不被我们重视的野菜使之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长大了才知道,以前我们爱理不理的东西竟然是今天所高攀不起的。在我这个年龄谁没吃过榆钱,即榆树的果实,形似铜钱,故而得名。色泽淡绿,一串串挂满枝头,引得树下的我们争先恐后去摘,摘到手里直接入口而食。

没有荠荠菜的春天,是不完美的。把荠荠菜洗净切段,焯水过凉,配以料汁生拌还可以用来包饺子。

婆婆丁,学名蒲公英,用来泡水可清热解毒,药用价值不可估量。马齿苋消肿效果极好,若是被蚊虫叮咬,敷在皮肤上挤汁涂抹便可。这些高端的食材,最具朴素的烹饪,在今天全然不多见了。

走过了才知道:我们所追寻的健康生活其实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也就是说我们费尽心力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原地。人,真的很有意思。身在农村,渴望城市的新奇与繁华。跻身城市,又期盼回归炊烟袅袅,向往绿野天地。



不由得让我心生疑问,活了半辈子,我们究竟是在追求什么?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是舒适自由为好呀!健康,利益,甚至是生命,凡事不能刻意为之。

平凡简单是人之向往,顺其自然是竭尽全力的不强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渭北一带的春日还羞羞答答迟缓露面,冬令的气候磨磨蹭蹭不愿离去。尽管如此,已然阻挡不住春姑娘的脚...
    少校副官阅读 665评论 5 42
  • 在四十年前的邓州农村,农民裁缝衣服的布料除了家织棉布之外,还有“合作社”柜台里出售的各样机织细布(农民俗称为“洋布...
    河南邓州阅读 554评论 0 8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读着东坡君的这首绝句,很是勾起了我对春季美食的...
    若冰_68765阅读 689评论 2 20
  • 金陵春之味 郑好 “七头一脑”这一四字成语在金陵的春天再度被人们想起,香椿头、荠菜头、野蒜头、枸杞头、马兰头、苜蓿...
    绾34阅读 263评论 0 0
  • 村里村外的树上,杨巴狗子,柳芽,椿芽,花椒叶子,榆钱,槐花,紫藤萝花,洋槐花…… 田间路旁,沟沟壑壑里,荠菜,油菜...
    三门峡745沈莉红阅读 1,038评论 1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