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沧州大地上,连续下起了两天两夜的大雪,仿佛在预示着将来…………
此时 ,水月寺烧饼店里不止君和辉两个少年,辉的弟涛也来学技术了。【他是君哥哥的干儿子】
涛小他俩三岁,他也想有好的发展。
店里不断传出欢歌笑语…听到的女老板在外售卖烧饼时也面露笑容……
这几天生意兴隆,老板的钱包也逐渐的鼓起来……
这次烧饼店的经营方式有所改变,增加了女老板的弟媳。她骑着三轮车在学校门口和菜市场上流动售卖。
女老板要帮帮她弟媳,他弟弟无正当职业,三好男人【好吃好喝好赌】、脾气暴躁还家暴,幸亏他们有一个儿子,不然也离了……天下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呀!……
东北女老板以后称呼她为【兰】,其实也不容易,她以前批发布做衣服.定做西服。他前夫家暴.从她喝安眠药被抢救过来后就离婚了。
兰老板带着一双儿女和粮食局的一名锅炉工【正式工】再婚了。现任丈夫.【农】.是初婚,人实在有点倔脾气。
兰老板的儿子.杰.已参军武警一年,女儿.燕.上初中。
老板家就在粮食局家属楼上,兰老板和老公住三楼大客厅,女儿住在二楼小卧,君和辉.涛住二楼大卧,厨房和邻居合用在三楼。每天晚上的晚餐让君感觉像一家人一样的温暖……
由于住的地方离店比较近,.农.老板有空时常来帮忙售卖烧饼。他不懂售卖的方法、窍门和责任,只要烧饼少了就喊君他们赶快制作,学生和上班的人都是差不多固定的,过剩的烧饼不处理,隔天早上洒水再加热就不好吃了。
买烧饼的顾客都是要新出炉的,如果卖给是剩的又不优惠.骗他们,换成谁下次就不来了,断了回头客……
以前的边老板都是看时间点安排烧饼数量,宁缺毋滥,让顾客吃新烧饼来维持回头客。
况且马路对面还有江西老板开的.大发面包房,拐角那里还有一家大名府清真包子铺,他们都和烧饼店有很强的竞争意识。
面包房老板有营销头脑和手段,他店里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负责主要的面包制作,他老婆负责后勤和辅助,他要骑着小三轮四处批发送货,店里定制的生日蛋糕主要由他制作【君后来住店三个月学面包技术,由于不想当他的小女婿,也没有学会制作生日蛋糕技术。只学会了面包技术。男老板去北京考察2个星期回来后对君说,让他老婆和小女儿和君负责守店,他和大女儿、儿子去北京开分店,说实话君看上大女儿没看上小女儿,矮矮胖胖的……这是后来发生的事】。
面包房普通的面包一元一个,批发六毛五;汉堡三元一个批发两块一。而烧饼一元三个,别看烧饼个小.比面包当饱,这是个优势。
过了一两个月后,天气逐渐转暖。由于老板们的指挥失误,烧饼的销量下降。一部分顾客转向对面的面包房而使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
君知道原因也没用,上面有三个老板,他只是打工的……
就这样过了没多久,在兰老板和农及辉的商议下,决定裁员,问我啥想法。我愿听他们的安排。
最后兰老板决定:让我继续留在店里当师傅,老板的弟弟来当学徒。【这样下来店里都是老板的一家人了,我的工资提到500一月,管吃住】。
辉和涛回老家发展,后来听.哥.说【辉的父亲】他哥俩回家立即做好烤炉,在郑州上街开个店。刚开始生意不错,一天进三百多元,两个月的新鲜期过后生意走了下坡路,最后他们爷三个把店关了。
后来辉先于君结婚了,他老婆【芬】和君是初一的同班同学。婚后他们跟着芬的表哥一起去南方大城市进玩具厂打工,芬的表哥是厂里的小主管。
君年前年后在家爱去辉家玩,辉先后有了女儿、儿子。经过他的努力拼搏奋斗,加上他岳父的二十万资助,他开了个三十多个人的物流公司。
后来辉又把他的表哥拉过去合伙开了塑料厂,【辉的外公家在乡镇上,有名的包工头大户】。
辉的老婆芬后来又在东莞开了一家大饭店,辉都是股东董事,物流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
辉的弟先和君的哥干工地,后来君也去了工地,期间辉让君过去帮他,君已结婚有女.婉拒了,涛去找他哥了……
后来君应哥哥邀请携带一家四口来新疆小城,为了儿女们能好好学习,便买房安家了下来。
这期间辉又最后一次邀君去帮他,君为了儿女又婉拒了,期间君因为没钱也没有借给辉,小钱他看不上,君和他的家庭情况不一样,辉父母双全,他的儿女老人给在家看着,他父亲做点小生意【炸玉米糖、玉米棍】君拖家带口上新疆时全部家当才一万元多点,那时辉想着君最少有十万……
君和辉在相距四千多公里的两个城市互相奋斗着,当君在工地一年多后买个面包车连干活带拉人一年挣六七万左右时,辉已身家几百万,当君又换低端商务车跑旅游景点时,辉已身家千万,当大环境旅游不利时君又干起老本行.建筑木工。君干木工班组长也好几年了,最多时连人带车一年十几万,辉已有两三千万的资产。
20多年不在一起,贫富阶级的差距终于让两个人最后几年互相没有联系……
君和辉是两种思想类型,君是小富即安的家庭心态;辉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创业、事业型。
两种不同的性格,两种不同的人生……
有钱人的世界.君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