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止一位家长问过我这个问题,为什么他给孩子读英文故事的时候孩子会很排斥呢?怎么才能够让孩子听得进去呢?
孩子对很多东西都很好奇,他原本没有排斥任何东西,因为没有孩子天生会对任何一门语言会排斥的,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在什么状态之下接触。他是一点点浸泡接触呢?还是一上来就被一股劲儿强行灌入?是边玩边学呢?还是被逼迫着?是一种任务呢?还是一种奖励呢?
语言学习不要搞突击,细水长流才是王道。不随便给孩子施加压力,这非常重要。有些家长觉得已经错过了一些时间,要及时补上,对于启蒙这件事情一上来就很急,这就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重点是让孩子觉得轻松好玩才能启动他对于这件事情的兴趣,比如说我们听歌曲,玩游戏等等,出现英文的机会很多,让英文不知不觉的进入在孩子的生活当中。
让英文这种陌生外来的东西,先刷个存在感,“混个脸熟”,后续的事情就变得更自然而然。
有方向感地为孩子规划,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自我控制的能力非常有限,习惯培养方面需要家长协助。有些家长就只是给孩子一部手机,或者是Ipad让孩子看一下英语软件或者动画片,这远远不足,孩子需要有规划的输入学习的陪伴。
对于不同特点的孩子,在家可以因材施教。
有一些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很强,很快从歌曲抓到知识点,适合去多听童谣类的素材,帮助他更好地输出;
有些孩子是体觉型的孩子,喜欢去摸去触碰,特别能够模仿做一些大肢体动作,结合动作更好理解;
有些视觉型的小朋友,他会比较早的就已经开始去认出某一些字,文字认读的能力非常强。
对于传统的教学,所有的孩子都是用同一模版的,很难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但是家长补充这方面的遗憾,多留意孩子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建立信心和让孩子觉得有成就感,这件事情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