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的问题:为什么管理良好的企业会失败?(哪怕是技术领先、也获得了下一个成功技术的技术基础)
成功企业所面临的:
1.听取客户的意见
2.大力投资客户希望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技术
3.争取更高的利润率
4.以更大的市场、而不是更小的市场为目标。
破坏性技术破坏了市场的价值主张。
多S形的交叉发展和迭代。
破坏性市场技术原则:
1.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客户和投资者
2.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小米这种就是不断地进去小市场)
3.无法对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
4.技术供给可能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竞争会改变用户最初对产品选择的标准)
HOW?
1.分割将破坏性技术交给专门的独立机构
2.为失败做好准备
3.不要寄希望于技术突破。
市场的规律:
从硬盘、挖掘机、胰岛素、汽车、摩托车、刚铁举例
一开始都是低端、低利润、小市场的领域,随着下级市场的行程垄断,自然而然向上级更高利润、更大规模的市场侵入,逐渐淘汰原有的企业。
Part 2 管理破坏性技术变革
1.资源依赖性
2.小市场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 >>> 看不上
3.破坏性技术的用户和应用领域未知,存在风险。
4.一个机构的能力 与 一个机构其中人的能力 不是一个概念,他的能力体现在其流程和价值观中。
5.技术供应可能并不等于市场需求
第五章.把开发破坏性技术的职责赋予存在客户需求的机构
创新和资源分配:资源分配和创新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只有那些得到了足够资金、人员支持和管理层关注的项目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昆腾:5.25寸到3.5寸转型的时候,几个员工离职,以80%控股的方式,支持独立公司,成功转型。
第六章:如何使机构与市场的规模相匹配
*引领领导性技术可能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大企业 股价 保持 增长率 需要更大的基量 40亿美元的20% 8亿,但可能整个新兴市场都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如何应对市场规模和增长率的问题:
1.试图改变新兴市场的增长率,enlarge scale
2.等到市场已经出现,定位清晰,有一定规模后再进入。
3.将破坏性技术进行商业化推广的职责交给规模足够小的机构(子公司,收购)
苹果的 Newton 平板失败
第七章:发现新的市场
第八章:如何评估机构的能力和缺陷
机构能力框架:资源 流程 价值观
流程:a.正式的、明确的定义、清晰的记录 b.非正式的:随着时间推移行程的习惯性工作程序和方式(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面对具有市场破坏性的小企业抢占新兴成长市场,大企业由于前面所说的几个原因,受限于资源、流程,常常会拱手相让。
创业型企业缺少资源,但创业型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为了小市场量身打造的,小企业的成本结构能够包容更低的利润率,它们的市场
能力的转移:初期关键员工、随后就是看公司的流程(麦肯锡:每年几千个优秀员工入职,几千个离职,但是依旧很高质量地工作:不依赖资源)
面临变革思考的问题:
1.是否具备所需的资源
2.现在的流程和价值观是否具备?(这是很难得到答案的:否定目前运作良好的流程)
第九章:产品性能、市场需求和生命周期
性能过度引发竞争基础的变化,一旦对容量的需求得到满足、其他属性的价值便开始显现(比如说现在的手机:硬件不再是王道、UI设计、用户体验、生态成为用户考虑的重点)。
3.5寸的硬盘容量价格比5.25寸高25%,可用户还是会选择。
一旦某一项特定的属性达到了所需求的性能水平,用户便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愿意为该属性的持续改善支付溢价(拼硬件的傻逼之处)
会计软件的启示:专业软件会更加专业(高端市场),小白软件(现在各种在线文档之类的)会从普通消费级市场入手,慢慢渗透高级市场。
成功的战略和错误的战略?
成功的战略基于一个共同的特点:深刻了解客户的需求曲线和技术人员的供给曲线。
第十章:案例?
电动汽车产业
什么样的机构适合破坏性创新:
1.设立独立的分支机构:小的收益,对于小机构也是「大」的影响。
2.培养对失败的正确态度,变通地看待失败(允许小范围的失败)。
3.不要有来自母公司过大的压力。
第十一章:创新者的窘境:概要
1.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存在(尴尬的)差异
2.创新管理反应了资源分配流程
3.面对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
4.能力是在企业所面对的价值网络中形成,更加细化
5.信息只能通过对市场和产品进行快速、低成本和灵活的创造性尝试才能逐渐累计起来。
6.采取一成不变的技术战略是不明智的
7.市场准入和市场流动会遇到强大的壁垒,小型新兴企业所能获得的最有力的保障,就是做一些成熟企业不会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