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我读过的最厚一本书了,没想到竟被我读完了,前后一周的时间。
学生时代,我都被父母冠上了"不爱读书"的标签,所以我也以为自己不爱读书。直到我遇到了心理问题,需要去书中自我救赎,我才爱上读书。
也许是这本书的故事性或者时常提到的我感兴趣的心理学的知识,让这本特别好读。
真的很搞笑,在我学生时代,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觉得它是"无用"的学科,还不屑于了解。甚至一度支持舅舅让读心理学的表妹换专业,就为好找工作 。
但是,现在自己却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断地借用心理学知识,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甚至一度还想去做一名心理治疗师。
前后对比,真是讽刺。
言归正传,说回本书。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1966年出生于洛杉矶,作家、资深心理治疗师,他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亲爱的治疗师"专栏备受读者欢迎。她的TED演讲是2019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作为心理健康话题的专家,她经常出现在《今日秀》《早安美国》等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凭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她已成为《纽约时报》《时代》《出版人周刊》等媒体热推的畅销书作家。
她的文字温暖细腻,常有慈悲心,又充满理智与情感的纠缠,似乎特别适合当下四十岁的我来读。
如果每位读者读过本书,都对作者的职业心想往之,那应该是可以证明这本书的成功吧。
心理治疗师,神秘而有趣。可以深读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而不介入他的生活;可以细究生活点滴,解剖每一个情绪,每一句话,成为身边的智者。所以,我想即使我不能做心理治疗师,就是每一周,找个人聊聊,什么都不说,就安静地坐着,也挺好。
她在书中提到的几个来访者,也特别让人震撼。
约翰,自述感到压力过大,入睡困难,无法与妻子和谐相处,周遭的人令他心烦,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而身边都是蠢货。
在多次治疗之后,洛莉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约翰之所以看别人都是"蠢货",是为了维护"自己是强者"的形象,不让自己陷入悲伤焦虑的困境。
而洛莉看到了约翰故作坚强的外表下,受伤破碎的内心--约翰6岁时,母亲意外事故身亡。而约翰6岁的儿子,在一次全家出游时,因为约翰的疏忽(至少约翰这么认为),在车祸中丧失。
之后,他经常梦中惊醒,而妻子会躲入洗手间痛哭。他觉得妻子有点过于敏感,太容易哭了,而治疗师告诉他说,"可能妻子这么容易哭,是因为她长久以来一直承担着双份的悲伤,她不仅为自己而哭,也把你的那份悲伤哭了出来。"
当我看到洛莉如此解读时,我也深深被触动。是啊,丈夫故作坚强,隐藏伤痛,但痛苦仍在,妻子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救赎夫妻双方。洛莉的精准捕捉,真是叫人赞叹。
另一位来访者朱莉,让人心痛又感动。
她是33岁的大学教授,在蜜月旅行后查出罹患癌症,洛莉帮助她坦然面对死亡。他们共同探讨如何度过余生,如何为先生在她死后寻找爱人,朱莉的勇敢和深情让人感叹。
朱莉在最后的日子里,做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比如应聘超市的收银员,体验真实的烟火气;举办一场名为"把你的眼睛哭瞎"的告别派对;还为老公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最短暂又最长情的浪漫:一部关于爱与失去的史诗级巨作》;她还给自己写了讣告,讣告的内容非常的简短,最后一句是"她活着的每一天都被深深爱着"。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洛莉会在自己的问题上苦苦挣扎。心理治疗师并不代表一切都好,他们也是普通人。幸好,他们知道当自己无法处理时,去哪里寻求帮助。
心理学不是奇迹学,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百忧解。生而为人,我们都无法逃避遇到的痛苦,但不要忘了,世界上也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一些人,可以直面这个无处可逃的、困惑的、痛苦的你。
当痛苦可以被言说,你才有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去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