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天
读书笔记
信念系统、学来的知识、记忆中存储的他人的经验形成了自我,我们是如此的相信它,以至于没有质疑的让它控制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不应该听信自我,应该把直接的体验当做老师。
无论是谁,只要身体放松,带着真诚和对自己无情的坦诚练习自我观察,同时不带任何评判和改变的企图,他迟早会体验看到真相的恐惧。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与观察对象的关系,我需要不去认同观察对象。
作为一个孩子,我被迫去认同于一个对现实的解释,尽管它与我所感受和感觉到的东西,以及我通过直觉了解的东西都是矛盾的。那时如果我不去认同,就意味着失去爱。
习惯就象一卷磁带,无休止地在理智—情感复合系统里播放。理智—情感复合系统用它来捕捉和消耗注意力,以便得到滋养,从而维系这个系统的存在。如果我不去认同,这个系统就无法持续地播放磁带,无法启动预设的模式。
我可以停止认同。这是一个有意识的由本质作出的选择。唯一的“进步”就是在模式启动时观察和感觉到它,也就是不带评判和认同的观察。但在了解到我不是我观察的模式之前,我必须先看到它一万次,甚至更多。看到这些模式就是智慧的觉醒。
——以上摘自《自我观察》第十六章
练习记录
第一次,晚上七点开始,练习半个小时。
第二次,晚上九点开始,练习半个小时。
前半段念多烦躁,后半段平静。
生活实践
1. 今天下午自由拍打半个小时,胃部不舒服,拍过之后舒服多了。
2. 又到周末,本周没有催促提醒孩子练琴,都是孩子自己安排的,之前练过两三次,今天临去上课又加紧练了一段时间,下午去回课,我也没有跟着她一起进教室,课后孩子说基本过关老师讲有进步。
孩子对作业还是采取以前的习惯,拖到不能再拖才开始动手写。上周已经和她交流过了,这次不催促,不建议,陪着她,看她熬到很晚写好作业,孩子挺累的,本来周末作业就多,还不得不写一些额外惩罚性作业。因为厌烦的情绪而一拖再拖,陷在一堆作业错题中间,哪里还有学习的乐趣。中途我困得不行了,她劝我先去睡觉,说一定会写完的。
孩子说为什么凡是对我没要求的东西,我自己学着学着就会了,还越学越带劲。如果对我有要求的,我就学不好,虽然心里知道不得不做,却做得心不甘情不愿。
反思: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学习也和情感关系的质量息息相关。如果父母和老师都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美妙的感觉会被带到学习中去;如果带着忧惧的心情看待孩子,糟糕的感觉也会被带到学习中去。这些感觉和孩子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感觉是叠加在一起的。
好的感觉产生动力,坏的感觉产生阻力。如果孩子喜欢学习内容,同时又生活在高质量的情感关系中,学习必然是轻松和有乐趣的事。
孩子需要我对她无条件的爱和信任,我的固有模式思想和改变了,孩子才会轻松自在。